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我国农民工流动子女义务教育制度的多维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13 07:29
【摘要】:造成流动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制度阻隔,是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相互交织盘割的结果。以多方利益主体为视角,以利益诉求、利益共享、利益供给为脉络,审视各种利益主体针对流动子女义务教育而滋生的制度范型,揭示其中存在的利益关系,进而为建立一个长效合理的农民工流动子女义务教育制度,提供比较清晰的分析视域。
[Abstract]:The institutional barrier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floating children is the result of interweaving and cutting among various stakeholders. From the angle of view of multi-interest subjects, taking the demand of interest, the sharing of interests and the supply of interests as the contex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stitutional model that various interest subjects breed in view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of floating children, and reveals the existing interest relations among them. Thus, it provides a clear perspectiv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ong-term and reasonable compulsory education system for migrant workers' floating children.
【作者单位】: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决策与发展研究所
【分类号】:G5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建新;近十年来国内“政治伦理”基础理论研究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2 王建新;加强对我国社会转型期权力文明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高晓红;;政府组织的政治使命与伦理内涵[J];江海学刊;2007年02期

4 李祖平;;和谐社会的构建路径: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兼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关怀制度[J];学术交流;2006年04期

5 李明辉;论廉政的伦理内涵[J];伦理学研究;2005年05期

6 刘淑梅;;先秦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与政治观[J];中州学刊;200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名源;先秦儒、道、法治国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2 陶艳华;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军凤;我国现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伦理分析[D];西南大学;2006年

4 刘艳;王者有道 仁者无敌[D];扬州大学;2006年

5 高其文;墨子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秋艳;建构和谐社会与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锋华;荀子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规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李武龙;孟子政治伦理思想浅析[D];南昌大学;2007年

10 宁陶;《明夷待访录》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袁振国;政策型研究者和研究型决策者[J];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钟澜!江苏;潮来潮去──一份来自南京的进城农民调查报告[J];社会;1996年03期

2 郭彩琴;城市中“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现状透视[J];学海;2001年05期

3 李晓玲 ,田刚;农民工子弟学校聚焦[J];记者观察;2002年09期

4 ;数字[J];江苏教育;2002年19期

5 贾书利,贾殿学;略论“农民工”问题[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6 李炙檬;略论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教育部首次召集会议关注民工子女教育[J];班主任之友;2002年10期

8 冯玲;城市打工子弟学校的价值分析[J];城市问题;2003年02期

9 吴亚平;农村义务教育投资谁来承担[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10期

10 周佳;私校公助——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的扶持方案[J];教育科学;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兴全;;贯彻“三个代表” 关注农民工阶层[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2 华中煜;;维护农民基本保障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实;;中国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及协调发展[A];政府转型与统筹协调发展——2004中国改革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5 田丹;;农民工的作用、地位及其权利保障[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朱冬梅;;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翟林;;武汉市农民工子女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王健;王文波;;妥善做好农民工进城工作 加快吉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对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高彬彬;;农民工进城相关对策研究[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雷声;;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讨[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应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N];安徽日报;2002年

2 张翼;农民工流动:现状、趋势与政策[N];中国企业报;2002年

3 李强 白南生 李汉林 王晓毅 李路路 赵延东 崔传义 蔡f ;关注民工流动:正视、疏导、服务[N];经济参考报;2002年

4 马思奎 本报记者 高刚;民工进城 路障几重[N];辽宁日报;2002年

5 崔传义;改变二元体制 调整城乡关系[N];农民日报;2002年

6 姬业成;地位有提高 服务待改善[N];农民日报;2002年

7 记者江南;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N];人民日报;2002年

8 新华社记者 慎海雄 周效政;理想:在自由流动中实现[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9 ;哈市:农民工子女40%不上学 观念落后和歧视系主因[N];中国妇女报;2003年

10 记者 李让恒 通讯员 熊名辉 刘汗清;“有孩子不上学的地方不是好地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怡文;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刘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黄小燕;小学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初探[D];西南大学;2006年

4 何晓民;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路径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安中业;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D];贵州大学;2006年

6 王震;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立法保障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7 任佳慧;农民工子女流入经济发达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状况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8 石红春;城市农民工子女社会化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曹瑾静;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民工子弟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现状的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玎玎;增加农民工子女就学机会的公共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21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421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e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