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机与效果的道德能力研究
[Abstract]:The practice of modern moral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moral ability. 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cept of moral ability, and makes a non-linear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on and effect of moral behavior by combining the elements of will, environment influence, moral emotion and other factor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grasped in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ability.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学院
【分类号】:G4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志华;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及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9期
2 曾杰;;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志华;论学生实践能力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琦;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认知学徒制视野[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董盈盈;关于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欢春;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及其培养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冉三;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2+1”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荣方;试论报刊“软新闻”中媒体责任的缺失[D];郑州大学;2007年
6 王硕菲;论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宝珍,金盛华;实践智力、社会智力、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教育价值[J];心理学探新;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华;“非智力因素”浅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2 李建平,张翠梅;浅谈动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3 韩国燕;部分中专学生学习兴趣淡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1994年04期
4 陈祖新 ,翁洁 ,汪俊;论动机性行为的有效性[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5 凌水明;论教学激励机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3期
6 李凯;教师要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7 李可兴;论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心理因素的问题[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8 王福法,郑洪,任广莲;课题诱思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滨州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9 胡广银,杨军;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滨州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10 孙安娜;提高女生体育课教学质量对策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业荣;;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研究[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2 张为国;王霞;;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动因分析[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3 杨成文;;基于资产减值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动机实证分析[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陈霞;;数学教师要善于“调情”和“激趣”——浅谈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几点策略[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5 鲁逊;;对重点中学女生体育学习动机、兴趣的研究及教学对策[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6 刘则剑;;提升安全教育效果初探[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7 陈文晶;林钟敏;;大学生识别学习和工作动机的特征[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陈秀芹;张积家;;关于“老外”一词的心理学研究——对一个称呼语使用动机和感受的调查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辛巴;佐斌;;新潮流对社会认同影响的跨文化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刘惠军;郭德俊;;成就目标定向对控制性提取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钟平;“普世价值”背后的动机[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虹;双边多议题自动协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董玉洪;中国文言小说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忠莲;公司治理机制中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3年
4 张雪芳;可转换债券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中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苏联犹太移民问题的历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艳龙;对英语自学者语言学习策略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3 李修平;对少儿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胡莉萍;福克纳和他笔下的两位被困的灵魂[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包睿;交际法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韩景南;组织公民行为动机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徐红亚;官方发展援助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张咏梅;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9 谢书书;闽南语和普通话的语码转换之心理学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伟薇;抗争与弥合[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40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440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