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交往心理障碍问卷的初步编制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ile a questionnaire on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of college students' communication and to analyze them by psychometric analysis. Methods 371 college students were tested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and processed by SPSS11.0forwindowsXP software. Results five factors could be extract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 which were named interpersonal shyness, interpersonal apathy, interpersonal passivity, emotional disorder and self-withdrawal, and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psychometrics. Conclusion 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is suitable for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作者单位】: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师范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综合干预研究”(项目批准号:2004q020,主持人:田澜) 教育部2004年重大攻关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构建研究”(教社政司函[2004]256号,主持人:张大均)基金资助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欣,徐光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量表的初步编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3期
2 许燕,梁向芬;师范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探析[J];青年研究;1997年11期
3 李全彩;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1期
4 赵靖平,沈其杰,郑延平;低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02期
5 解亚宁,张育昆,于涛,金雪梅,赵靖平;生活事件因素与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俊湘,胡平安;七年制临床医学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年04期
2 蒋春荣,章小平,蒋腊梅;医专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及与生活应激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3 刘贤臣,郭传琴,王均乐,于建春,田军;高中生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年01期
4 王昆,徐国明,王乃田,徐俊冕;462名大学新生的焦虑及其有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S1期
5 李志刚,庄颖,王淼,许华山,祖狄冲,舒恩余;医学生心理健康评估——1028名医学生CMI测评[J];中国学校卫生;1993年06期
6 龙泳,李远贵,王安辉,单飞;军医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与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8年04期
7 张泽玉,郭秀伟,李树玲,闫青芳,李金玲;聊城高中学生心理卫生及健康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8年04期
8 俞少华,张亚林;湘雅医学院一年级大学生SCL-90总分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2期
9 李淑英,赵幸福,卢红,方敏,赵峥;师大毕业生焦虑状态调查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10 郑华,刘清泉,,梁岩;初三学生心理状况调查[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齐小强;王华;汪英;汤宇红;李梅;肖玉雄;易艳霞;薛爱兰;;高中生睡眠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A];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社临床心身疾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文斌;张光贤;肖志东;;1378名林业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义;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刘杰;高校新生教育现状及改革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熊娟梅;师范专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和自尊水平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晓芳;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社交回避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袁书杰;基层公务员情绪智力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赵郝锐;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魏颖;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格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韩红;休学大学生神经症患者人格特征及社会因素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9 陈小华;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感与自尊、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方小年;某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全彩;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1期
2 解亚宁,张育昆,于涛,金雪梅,赵靖平;生活事件因素与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4期
3 郑延平,杨德森;生活事件、精神紧张与神经症[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3年02期
4 赵靖平,沈其杰,郑延平;低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02期
5 季建林,徐俊冕,夏镇夷;83例大学生心理咨询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存贤;;如此“对口”[J];人民教育;1980年10期
2 冯左库;;开罗的“死人城”[J];世界知识;1980年23期
3 张人韬;肖习;季荣发;;“老五届”大学生人才价值探讨[J];学习与探索;1980年04期
4 刘真;;爬黄山小镜头[J];清明;1980年04期
5 张武;;“炕头作家”外传[J];朔方;1980年11期
6 于汛;;纪念让-保罗·萨特[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6期
7 黄腾鹏;为活跃大学生音乐生活出把力[J];人民音乐;1981年06期
8 熊芳琳;新一代的青春之歌——记首都大学生文艺会演[J];人民音乐;1981年07期
9 ;关于我院大学生的体质测定与基本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3期
10 钱江;;不要为自己的平凡而忧虑[J];读书;198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景瑞;;对大学生谈恋爱现象的分析[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2 梁丽萍;;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水平取向及其评价[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陈建军;祝蓓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心效应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龙立荣;彭平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测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杨振中;游旭群;皇甫恩;苗丹民;肖玮;王伟;;大学生CLB与WAIS-RC测试结果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孙树勇;;大学生印象整饰动机及策略的调查[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田守铭;;自我意识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李刘颖莹;;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及辅导的需要[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赵崇莲;;大学生情绪教育刻不容缓[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纪宏;;性教育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桑红青;冷静看待“考证热”[N];安徽日报;2004年
2 本报通讯员 胡胜友 本报记者 刘纯友;心灯点亮校园[N];安徽日报;2004年
3 程绪彪;思想教育工作的网络化[N];安徽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魏陈静;女大学生奶瓶喝水不仅仅为“装嫩”[N];北京科技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刘芬;当代大学生为何如此虚荣[N];北京科技报;2004年
6 记者 戚海燕 通讯员 乔晓鹏 程岳 李刚;首都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日展示活动[N];北京日报;2004年
7 张妍;给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参考[N];北京日报;2004年
8 童曙泉;首都三成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N];北京日报;2004年
9 李慕;塔大大学生社会实践见实效[N];兵团日报(汉);2004年
10 凤凰卫视中文台《名人面对面》提供;郭敬明 用行动让他们闭嘴[N];成都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巍;六十年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于立贤;三大球魅力的价值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媛;大学生自立意识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慧琳;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7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曾昭鹏;环境素养的理论与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春玲;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个性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郭振娟;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3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黎伟;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富珉;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易;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与测评[D];河南大学;2002年
7 梁晓珍;大学生恋爱观现状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小异;大学生人际容纳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培军;我国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及培养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王彦如;山西省大学生SCL-90的常模建立[D];山西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05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05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