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论学校道德教育的接受过程与实效性

发布时间:2019-09-13 17:23
【摘要】: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在理论的意义上与教育者的教学过程正相关。而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在实践的意义上则主要取决于被教育者的接受过程。接受过程的状态和质量决定教学的实效性,强化学校道德教育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学校道德教育质量,就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学校道德教育的接受过程。
【作者单位】: 嘉应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兰宾;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2 王敏;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J];理论与改革;2001年03期

3 赖荣珍;关于思想道德教育可接受性的思考[J];探索;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爱红;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理论的几点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耿玲先;;从尊重学生的角度谈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J];时代教育;2007年23期

3 曾玉玲;李霞;;改善高校青年教师德育现状初探[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4 侯聪玲;;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若干因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26期

5 吕健;刘朝晖;;从“话语系统”来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孟庆男;闫琳;;基于主体性的思想道德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9期

7 伍揆祁;;论主体道德教育及其实现形式[J];湖湘论坛;2006年06期

8 戴佳鹏;陈远刚;;基于网络的ODL信息环境下的主体性道德学习模式[J];教育导刊;2007年02期

9 董家文;对师德教育接受规律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邓和秋;;道德教育的当代诉求——兼论主体性道德教育[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永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晓娟;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柏琦星;学校德育接受机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杨;接受理论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策;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动力开发研究[D];吉首大学;2011年

5 张红;人民调解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海英;高校团日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单希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周莉;论个体价值观的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林楠;大学生道德教育接受心理研究——兼论大学生情感性道德教育模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强;大学生道德接受的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江丽;;回归体验的学校道德教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年08期

2 秦涛;;明确主体地位 加强德育引导——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些思考[J];成功(教育);2008年03期

3 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07期

4 戚万学;;道德教育可否作为专门的课程开设?[J];教育评论;1993年05期

5 陆幼雅;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基本特点比较研究[J];教书育人;2003年14期

6 丁庆如;浅析学校道德教育合理性基础[J];教书育人;2003年18期

7 李戬;葛琛;郑富兴;;文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德育——“第四次中国道德教育高层论坛”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10期

8 肖川;;道德教育的目标[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8年05期

9 谭青惠,原鸟升;社会转型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着力点[J];山西成人教育;1998年07期

10 蒋洁霞;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弊与治[J];探求;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单建;;市场经济与学校道德教育[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赵蕾;;抓好“四期四关” 深化部队心理健康教育[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赵宗莲;;教为了不教[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郑艳宇;;试析心理效应在教育过程的运用[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凤环;;如何避免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心理伤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6 修贝贝;;关于风景园林教育的几点思考[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凤环;;如何避免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心理伤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8 秦涛;;音乐在脑瘫儿童教育康复中的运用[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卜江文;文慧;刘汉华;;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过程中的心理伤害[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刘思;;布莱希特戏剧诗学在中国的接受与误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学校道德教育之我见[N];甘肃日报;2003年

2 郑豪杰;“生活世界”用“生命”开启[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李太平 杨鲜兰;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2年

4 郑航;“虚”在哪里,,“实”在何处?[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张怀志;教育过程全程录像[N];北方法制报;2007年

6 熊隆彬;教师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师范行为[N];九江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潘光;按照岗位人才目标 改革教育过程[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原野 王敏;筑防腐之堤 拒蜕变之思[N];延安日报;2006年

9 郭柏春;德育实效性取决于接受[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 秦新春;给青春期孩子一个成功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许琰;《西昆酬唱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刘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接受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涛;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李丹;元白诗派元前接受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叶磊;组织信息化过程中个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丁锦宏;品格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钰靖;占里生育自觉的教育传承及其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D];西南大学;2010年

2 舒敏;当前青少年反文化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文娟;走向对话的学校道德教育[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小云;当下学校道德教育中公共精神的缺失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娜;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殖民”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应对[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彭俊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优化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邱枫蓝;当代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之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树华;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指导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芳;论终身道德学习理念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福琼;论惩罚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运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35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35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1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