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现状与变革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55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洪明;英国教师教育的变革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培杰,许晓娟;试析综合课教师的必备素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年08期
2 柳德玉;论经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意义[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4期
3 周立群;新教师常见问题调查及对策探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9期
4 李崇爱;反思与期待: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教育实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余妍霞,周兴国;《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许世平;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调查与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陈修梅,储红玲;“教学相长”的时代内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曹长德;研究型教师刍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汪虹;论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及其培养途径[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孟瑜;;论教师教育的市场化[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龙秀敏;;论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涵与意义[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红;民办回族幼儿园教师成长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傅树京;PDS: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性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卢法斌;山东省高中英语教师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宏伟;教师素质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建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我见[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燕;课程价值取向之“应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丽春;中学教师反思性教学的调查和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束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廖华红;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校本培训[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符娟明;英国的高等教育结构[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2 李崇淮;战后英国农业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0年01期
3 罗志如 ,厉以宁;二十世纪英国经济政策主导思想的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4 杨增书;沙皇俄国对伊朗的侵略和渗透[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周希奋 ,周耀明;1935—1936年埃塞俄比亚战争期间英、法的绥靖政策[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刘蜀永;俄英对关内外铁路及山海关的r-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7 胡滨;义和团运动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矛盾和斗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8 杨国桢;试论林则徐的反侵略思想——纪念鸦片战争一百四十周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9 滕茂桐;;战后英国的通尐膨胀与尅政政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10 王明中;;评凯洛格非战公约[J];江汉论坛;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孝聪;;英国境内的古罗马哈德里安长城遗迹及其维护[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冯仲平;;1949年前后的英国对华政策[A];划时代的历史转折——“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王建朗;;试述建国初年英国对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的政策演变[A];划时代的历史转折——“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4 时殷弘;;英国、印度与美国对华政策(1949——1950)[A];划时代的历史转折——“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5 黄庆华;;萨拉查政府与承认新中国问题[A];划时代的历史转折——“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6 黄宇和;;1940年代的澳中关系[A];划时代的历史转折——“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7 林亨耀;;润滑技术及国外发展趋势[A];摩擦学第四届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册)[C];1987年
8 吴乾兑;;孙中山与欧美日关系研究述评[A];孙中山研究述评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9 张俊义;;英国政府与1924年广州商团叛乱[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C];1999年
10 俞辛q;李W痤,
本文编号:2537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37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