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读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教育启示

发布时间:2019-09-25 16:54
【摘要】:正叶圣陶先生是带着丰富的阅历走进新文学开拓者行列的,多年的教育生涯,使他对旧时代的社会现实、旧教育界的黑暗现状、教师的品格素质、学生的思想状态等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体察。钱杏惃先生曾说过,叶圣陶“可以说是现代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分类号】:G40-092;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佳丽;;“当理想主义碰到唯物史观”——论叶圣陶教育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郭勇;;论叶圣陶的文学教育思想[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曹惠民;叶圣陶的教育主张和“教育小说”[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4 卢风;简论叶圣陶小说创作的使命意识[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5 陆平;;叶圣陶课程思想及新课改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6 鲁非;文学家和教育家的完美结合——论叶圣陶的教育小说[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7 文启煌;;润物细无声——喜读叶圣陶同志精心批改的十二篇少年习作[J];湖南教育;1979年12期

8 雷维平;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语译[J];宁夏教育;1983年11期

9 菡华;;在播种的季节——“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讨论会”侧记[J];语文教学通讯;1983年01期

10 庄文中;试论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的——学习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体会[J];课程.教材.教法;199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沛鹤;;试论叶圣陶关于“诚于中而形于外”的道德礼仪观——学习叶圣陶先生关于道德与礼仪的教育思想[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尤志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於遒;;良知伦理视野下的叶圣陶教育伦理观及其当代意义[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杜桂林;;学习叶圣陶先生的崇高道德修养和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思想[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前言[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方周明;;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叶圣陶先生有关理论看良好习惯的养成[A];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暨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东生;;叶圣陶民主教育思想与当今教育改革[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许陆生;郭尚银;;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教育思想浅议[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孙友军;;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张洪鸣;;以叶圣陶德育思想为指导 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龙年;好习惯 比什么高学历都重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叶圣陶,“开明风”的代表者[N];光明日报;2007年

3 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张丹枫 徐州市光荣巷小学 张立;略论叶圣陶的养成教育思想[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4 本报记者 陈菁霞;叶圣陶与《新华字典》[N];中华读书报;2009年

5 江苏省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 张洪鸣;百年老校浓圈密点校园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班若川;叶圣陶故居: 海棠依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7 浙江丽水学院人文学院 徐龙年;语文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工具[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叶圣陶和苏州园林[N];人民政协报;2006年

9 ;张怀西到人民教育出版社考察工作[N];人民政协报;2006年

10 史晓风;回忆至善兄[N];中华读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永胜;中国现代教育小说概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欧阳芬;叶圣陶:在文学与教育之间[D];苏州大学;2010年

3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张哲英;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超;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媛媛;基于标准课程的教师专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徐秀明;20世纪中国成长小说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9 唐松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宗先鸿;卢梭与中国近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贵;论叶圣陶教育理论的科学观和人文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庆厚;从爱与美的追求到困惑中的张望[D];扬州大学;2008年

3 张聪聪;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代宇辉;打开另一扇门——论叶圣陶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因素[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于春生;叶圣陶主编《小说月报》的编辑实践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4年

6 范晓晖;叶圣陶写作教学观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贺芹;叶圣陶文学阅读观的当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彭露;试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民族特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左明霞;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之今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瑞霞;试论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的“前瞻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41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41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6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