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大中小各学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衔接研究》(编号:DBA030082)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11期
2 林芝,翁艳燕;民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家黑;;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2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姚进忠;;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探讨——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陈小普;;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特点分析[J];成功(教育);2008年04期
5 田蒙;;回迁儿童的心理冲突与调适[J];改革与开放;2010年14期
6 李健隆;王伟昕;李冬;;平顶山市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21期
7 严征;李鲁;;流动儿童健康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5年04期
8 朱晓霞;陈坤;;关于我国城市农民工子女生存和健康状况研究综述[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9 廖全明;;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04期
10 迪丽娜尔·色地瓦尔地;;小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艳苹;李玲;;国内留守儿童研究综述[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文武;王晓笳;胡珍玉;;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情绪问题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严征;农民工子女健康和行为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洪菊;秦皇岛市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社会适应发展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艳萍;城市流动儿童学业压力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陈婷;城市中农村流动青少年的情感社会化状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金红;从课程角度探讨农村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艳;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6 刘正荣;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7 常燕;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8 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汪清;流动人口子女师生、同伴关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邱春华;苏州市公办学校中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状况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2 谢晋宇;流入大城市农村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J];西北人口;1999年04期
3 段丽华,周敏;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年02期
4 郑信军;外来民工子弟父母养育方式和班级同伴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5 阳德华;师生、同伴关系与初中生焦虑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2期
6 阳德华;初中生自我概念与抑郁、焦虑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韬;郭成;;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8期
2 刘毅;赵白帆;王迎春;焦卉;李云康;格茸拉姆;;云南民族贫困地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0期
3 梁修云;孔金旺;胡慧文;孟仙;刘`u琳;王礼桂;;武汉市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4 牛晓丽;;银川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0期
5 袁震;两类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7期
6 高屹;张瑞凯;;北京市不同发育阶段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7 周怡娟;秦晓云;王利兵;;吉安市留守儿童情绪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1期
8 杨占明;某师范学院体育与其他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7期
9 毛小玲;胡良人;;广西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10期
10 郑霞;陈建华;;江西省大学生心理压力释放方式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敏欣;;电针、经皮电刺激穴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2 姜宏;;功能语法对比研究:评述与展望[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支永碧;;现代几种主要的语言观及其对外语教育的启示-对比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唐磊;;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谈《现代日中常用汉字对比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王卫华;栗克清;杜波;孙秀丽;严保平;;2002-2010年河北省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情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杨芳;;孕产妇精神卫生问题调查[A];医学科研成果与应用[C];2011年
7 朱紫青;谢斌;严俊;薛海波;卞茜;;精神卫生[A];2007-2008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8年
8 李朝林;汤小辉;余善法;任军;李霜;陈丽;林铮;史晓垎;;流动工人精神卫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韩标;刘静;李英丽;杨甫德;;国内主要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互联网服务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管春林;;《英汉否定对比:回顾、述评与展望》摘要[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孟歌 王永群;精神卫生建设不容小视[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2 记者 高原;研究发现:父亲酗酒会“传染”给孩子[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记者 乌云斯琴;全面部署首都精神卫生发展战略刻不容缓[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王娇萍 本报通讯员 宋尹;精神卫生事业遭遇发展“瓶颈”[N];工人日报;2004年
5 记者 黄政邋通讯员 李勇波;泰国精神卫生专家访问我市[N];桂林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宋泽锦 通讯员 刘永红;精神卫生危机不可小视[N];湘声报;2010年
7 记者 谢靓;民革北京市委呼吁健全精神卫生防控体系[N];人民政协报;2010年
8 记者 魏峗 贾岩;精神卫生建设借鉴“上海经验”[N];医药经济报;2011年
9 李宗木;走进精神卫生新世纪[N];安庆日报;2008年
10 王群欢 吴玉莲;市残联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活动[N];湘潭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坤;我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经济运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大龙;《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5 蔡少莲;中美拒绝策略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朝格吉乐玛;“时”概念的蒙汉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阿依克孜·卡德尔;现代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名词对比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8 寇福明;汉英谚语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焦连成;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传统对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小利;黄土高原和亚热带丘陵区典型生态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对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高;汉英词汇衔接对比研究及对翻译实践和教学的指导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代虎;中美地理课程标准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徐艳丽;汉英非基本颜色词中的隐喻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郑书丽;基于语料库英汉财经报道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倪鹏;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中话语标记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瑞雪;新闻英语与法律英语文体的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甘娟;旅馆名称的中英文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罗洁;“风”的概念隐喻的中英文对比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9 阮氏秋香;汉越成语对比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翟代清;中国八大古都旅游业发展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43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43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