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走向扬弃:由“十五”进入“十一五”的中国比较教育
【图文】:
2. 机械照搬的倾向在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获得了很大发展,我国教育各个领域也都把比较教育研究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有意无意卷入或参与比较教育研究的人员迅速增加。我国不少比较教育学者十分重视有批判地吸收国外的东西,对改革开放条件下我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另外一个严重问题:大量国外教育理念和经验的引进,往往缺乏分析,,其中很多人并不了解何谓比较教育,不了解比较教育的方法论,以为比较教育就是简单地引进与照搬国外的东西,将西方与先进划等号,现代化与西化混为一谈,以为照搬西方的就是改革,就是现代化。这种研究往往对我国复杂的情况和发展的现实若明若暗,对别国的教育缺乏认真分析,大量平面移植的主要是西方国家的一些理论、政策、经验,以为这就可以推动本国的教育改革。这种机械照搬的倾向给我国教育改革带来许多不利的影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5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晓琴;;试论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影响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2 于书娟;教育哲学研究的反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陈飞霞;;19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哲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蔡婷婷;丁邦平;;西方比较教育研究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5 燕新;高等教育学学科评价标准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灵;杜威教师观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乔莉莉;试论文化转型视域下的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周世厚;论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中的理性批判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长纯,宁虹 ,丁邦平;研究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知行合一”——比较教育理论建设跨文化的哲学对话[J];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2 王长纯;再论和而不同: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比较教育发展的方向(论纲)[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3 王长纯;;从传播走向扬弃:由“十五”进入“十一五”的中国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4 ;国家一般课题“中国比较教育理论建设的研究”研究成果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5 生兆欣;;比较教育方法论:中国学者倡导的观点[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2549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4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