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0 04:05
【摘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心理健康,而且也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文章从心理危机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方法,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志兵;万志莉;何志芳;;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建构与实施[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2 王海燕;卜晓明;;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途径探究[J];经济师;2011年09期

3 季丹丹;郝乐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朱博;;浅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卫生及心理健康的因素[J];才智;2011年23期

5 罗晴;樊珂;;大学生自尊水平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冀云;马艳杰;;大学校园暴力的危机干预研究[J];职业时空;2011年08期

7 朱林;;大学生心理教育初探[J];福建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Z1期

8 游学民;;拓展训练——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载体[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9 于志强;侯锡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与途径分析[J];华章;2011年21期

10 樊晓仑;;浅谈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谢畅;;从高校辅导员角度谈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心理健康[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魏义梅;;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福军;王晖;施昕强;;归因风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宏如;陈锡林;;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索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杨莉;胡竹菁;;上大学前、后生活事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徐晓波;;大学生害羞的现况与应对策略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梁恒豪;陈永胜;;大学生精神性的年级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高姗姗;;大学生幽默风格与安全感关系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忠法 仲筏;大学生让心理在七月毕业[N];中国人事报;2005年

2 主持人 陈建荣 特邀嘉宾 郑守华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 程祥国 南昌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周志坚 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学生;增强大学生化解压力的能力[N];江西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李宁;心理危机干预 灾后前三年最关键[N];中国人口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胡艳芬;推进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N];台州日报;2009年

5 林慎;大学生多茫然情绪[N];温州日报;2005年

6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7 郑海华;两成大学生 心理需“跨栏”[N];温州日报;2005年

8 王术 金秋;六成大学生不知自己该干啥[N];中国妇女报;2005年

9 陈七三 李伦娥 欧阳鹏飞 张小攀 徐光明;把和谐社会精神送下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记者 陈强;什么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妙;台湾地区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现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7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8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阳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许维素;大学生动物意象呈现及整合规律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曾荣侠;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4 原永滨;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分析与思想政治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林琴;大学生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路翠萍;大学生思维方式、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7 李成齐;大学生归因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严晓静;个人特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张萍;湖南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学习动机、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永刚;当前我国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63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63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a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