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影响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6 19:28
【摘要】:为了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对影响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对青岛实验区的两所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个案调查,从信息技术新课程本身的特征和学校内部因素两个层面出发,分析了影响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若干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尹弘飚,李子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重庆北碚实验区的个案调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解月光;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认同状况及其归因分析[J];中小学电教;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宏;刘保垣;;高师院校物理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新方案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0期

2 张虹;王蔷;;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的因素分析——对五个特殊疑问词的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骆惠珍;万维强;;新疆少数民族中学教师对双语教学认同感的调查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任晓鹏;;影响信息技术必修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J];时代教育;2012年14期

5 帅飞飞;;课程实施研究概述[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年02期

6 李永昌;;普通高中学生通用技术课程认同现状及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8期

7 蒋志辉;刘斌;;我国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8 林英华;;关于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2年23期

9 朱红梅;尹建斌;;西北农村中学新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史新粉;;衡水市农村小学美术新课程实施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沈林;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解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景敏;基于学校的数学教师数学教学内容知识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秀红;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婵娟;基于关注阶段理论的初中熟手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汪秀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谭玉兰;初中新课程实施的城乡差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睿;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唐照华;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信息技术与《历史与社会》整合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波;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课异构教研形式案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妮妮;晋城一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改革的应用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8 赵玉娟;课程实施之行动研究初探[D];扬州大学;2005年

9 何敬荣;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农村初中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邢志芳;普通高中学生通用技术课程认同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延伟,马云鹏;课程改革实施中校长角色的转变——对当前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1期

2 靳玉乐;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展望[J];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11期

3 牟艳娜 ,刘向永;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省思与展望——与课程标准制订者的对话[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惠芳,曲萍;网络教育基本特征浅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1999年02期

2 刘依强;刘业成;;“数字化校园”特征、内容及建设模式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16期

3 叶梅;叶妮佳;;美国最佳信息素质教育项目特征及其实践剖析[J];情报探索;2007年02期

4 唐昭琅;FBPMS-基于特征的机械零件建模系统[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5 李伟,张力;基于特征的齿轮轴类零件工艺决策系统的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9年12期

6 宋爱平,王隆太,张军;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CAPP专家系统研究[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1999年03期

7 阎自启;中国学术期刊编辑的文化特征[J];洛阳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刘振安,颜廷荣,张蕊;静态背景中的动态图像识别[J];微机发展;2001年01期

9 杨晓红,戴庆辉,王藏柱;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实体造型系统[J];煤矿机械;2002年09期

10 花广如,高崇辉,周雄辉,阮雪榆;基于特征的交互式模具CAPP系统开发[J];模具技术;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政科;;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2 孙红霞;;18-19世纪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兰云龙;王海龙;刘睿;;黄河上游水资源量计算评价[A];水文泥沙研究新进展——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建南;;水乡绍兴的水生态环境特征和保护对策初探[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5 张繁荣;;中华传统服饰色彩文化探索[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周贺玲;田晓飞;;华北中部沙尘暴的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7 严立冬;崔元锋;孟慧君;;论生态产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8 滕怡群;;现代学报系统的构成与特性[A];学报编辑论丛(第二集)[C];1991年

9 胡玉玲;顾晶;康建鹏;何玉娟;;2005-2008年江苏省大风事实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岳东阳;;城乡交通一体化初探[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处理好一志愿与二、三志愿关系[N];北京日报;2004年

2 记者 仝春建;青岛成立首家保险消费者学校[N];中国保险报;2003年

3 英子 晓萱 盛冬蕾;镇江:学校与社区面对面[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4 许争;打工子弟怎么过暑期[N];中国妇女报;2005年

5 张米扬;塑胶跑道有毒无毒:靠学校把环保关不现实[N];中国改革报;2004年

6 云荣布扎木苏 作者系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在创业中发展 在奋进中跨越[N];中国改革报;2004年

7 ;北京化工大学:以培养高级化工人才为己任[N];中国化工报;2004年

8 记者 宋兰兰 实习生 马永坡;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亟待提速[N];长江日报;2005年

9 记者 金志明;上海首所“免费学校”今秋开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赖群阳 苏婷;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新境界[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蒲蕊;学校的自主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世民;错位与抉择[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解晓东;日本天皇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彭里;重庆市畜禽粪便的土壤适宜负荷量及排放时空分布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赵一夫;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胡志;集贸市场摊贩性病/艾滋病KAB特征与干预试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9 詹川;反垃圾邮件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陈世宁;中西绘画形神观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东;大学生违法犯罪预防机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2 荆月闵;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陶勇;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康长春;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5 李明;浦江“义门郑氏”家庭教育论稿[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苗守艳;《列子》心理动词语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冬梅;论俄语报刊政论语体中的数量隐喻[D];吉林大学;2005年

8 谢智香;试论元杂剧的语体特征[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方波;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特征及其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张劲松;论书院的大学特征与大学精神[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85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85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7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