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44.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艳;;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新生抑郁状况的干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2 席明静;;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治疗大学生抑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3 裴福华;李维青;;自尊与抑郁的研究综述[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2年01期
4 温瑞梅;王丽;王月月;;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2年40期
5 刘婷;陈羿江;邓慧华;;生活事件影响大一男生抑郁、焦虑的追踪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6 杨文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年09期
7 付祉云;佘双好;;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特点及启示[J];当代青年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赵书亮;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良;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及相关因素的1年纵向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金秀;初二学生认知情绪调节能力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亮;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姜金花;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效果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林莎;成都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应付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何晓飞;大学生情绪调节、自动思维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斌;催眠疗法在抑郁大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和个案治疗中的应用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饶淑璇;硕士研究生抑郁的归因及调适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丁燕;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薏洪;抑郁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秀丽;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改善高职新生抑郁情绪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86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8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