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及实现路径
本文关键词: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及实现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促进社会流动的公平性,基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教育的三个基本属性(准公共产品性、外部性和第三部门属性)及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进而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方面剖析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及其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政府应当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向义务教育倾斜,向薄弱学校和弱势地区倾斜;可以通过选择教育券制度实现教育公平。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党政办公室
【关键词】: 教育学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教育公平 准公共产品 外部性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0引言一个和谐的社会并不是每个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完全相同,而是用制度保证所有人流动的公平性。这种社会流动包括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横向流动是保证每个人在不同行业与地区之间的流动,使每个人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爱好和能力的工作。纵向流动是指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邬大光,王建华;第三部门视野中的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2 查显友;丁守海;;对我国高等教育外部性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01期
3 韩飞舟;;高等教育学费与教育公平[J];江苏高教;2006年01期
4 胡宪君;何跃;程艳霞;;对和谐社会构建中义务教育公平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01期
5 金本能;强晓华;;教育机会均等概念划分的研究综述[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梁德智;;科学发展观与建构和谐教育[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许建礼;;现代化教育与人的现代化[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苏晓艳;范兆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分析[J];软科学;2006年01期
9 丁长峰;教育券与教育公平研究——以浙江长兴县与美国密尔沃基市教育券实施为例[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为;;第三部门理论视角下的供销合作社定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2 陈·巴特尔;彼得·恩乐特;;中国民族学院的历史演变及其组织特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2期
3 唐鑫鑫;谭淼;;高等教育收费制视角下的教育公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4 陆喜元;;教育外部性研究探微[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彭红玉;;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第三部门文化的视角[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张铁牛;徐来群;;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三部门理论的理性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05期
7 李建民;论人力资本的社会功能[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8 赵霖平,王林芳;公立高校的类企业治理结构与效率[J];高教探索;2005年01期
9 张士杰;;再论高等教育外部性内在化问题——与乐志强先生商榷[J];高教探索;2009年02期
10 刘俊卿;;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低收益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消费导刊;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田汉族;;教育服务:从观念到实践[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2 崔玉平;李晓文;;江苏省大学生求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彭红玉;;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第三部门文化的视角[A];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4 刘念;;教学过程中的外部性初探[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生;公共服务背景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林涛;基于校级数据的省域内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铁;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董秀华;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认证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冲;中国高校资本结构多元化及其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成长春;高校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金芳;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高淑贞;论受教育权[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秉强;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晖;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效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宫恩威;高等教育利用外资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罗欢;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的政府与市场双重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孟卫青;论我国公立中小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兰枝;教育领域第三种力量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丹;我国非营利组织现状解析及其发展模式建构[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赵坤;大学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形成与评价模型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8 何湘江;我国高校双梯阶激励机制构建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9 郑林媛;民间投资办学及其产权治理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10 范敏;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产业化模式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宇平,陆根书;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杜育红;中国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盛冰;社会资本对当代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吴荣顺;崔园萍;;和谐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胡平;高等教育与人的现代化[J];黑河学刊;2004年06期
7 杨锐;对当代世界全球化特征及其在高等教育中影响的批判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8 王一兵;大学自主与大学法人化的新诉求——全球化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9 卢晓东;研究生学费定价与资助政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10 陈晓宇,闵维方;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大建;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之魂[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琪;;浅谈和谐校园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公平[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2 王福宏;;大力发展新形势下的黄山教育事业[J];安徽教育;2011年05期
3 席清才;司爱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4 白永;;高等教育公平:现状审视及提升策略[J];华章;2011年18期
5 任樝;;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2010年07期
6 ;教育公平均等:发展高水平的均衡[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1年06期
7 张君;;和谐社会与教育公平问题探析——用《七个怎么看》解读中国现实问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5期
8 蒋平;;《规划纲要》视域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平性论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6期
9 也禾;;其他必要技能的培养——芬兰义务教育有感之十一[J];内蒙古教育;2011年13期
10 钟昌红;张叶青;;家庭文化资本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基于3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解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李芳;;对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龙舟;;从义务教育城乡差异审视教育公平[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吴亚林;雷万鹏;;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十年来的政策回顾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玉红;;关于应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玉琼;;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状况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春霞;;阶层差距与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来自北京市初中的经验数据[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陈纯槿;王红;;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的构想[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马欣;;促进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亚君;高长波;;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慧 记者 陈建萍 特约记者 王志雄 王竞;从现象、问题到政策[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特约评论员 顾昕;公共教育投入流向至关重要[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茧;春风桃李绽三湘[N];湖南日报;2008年
4 教育研究杂志社 撰稿:高宝立、宗秋荣、杨雅文、刘洁、金东贤、许建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视野[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于忠宁;教育公平:由“量”向“质”的艰难转变[N];工人日报;2008年
6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研究员 聂辉华;教育公平不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7 本报记者 鲜晓荻 王华;学有所教 人人共享教育公平[N];贵阳日报;2011年
8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洪宇;怎样实现教育公平[N];光明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周琳 杨忠阳;“十一五”,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N];经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玲 张晓晨;提升教育水平 促进教育公平[N];威海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刘孙渊;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4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余承海;美国州立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10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彦;义务教育为什么要诉求公平[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于丹;长沙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袁彩哲;薄弱学校改造中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许恒;促进教育公平[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闫燕;促进义务教育公平 积极构建和谐教育[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李艳霞;论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冬平;用教育公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D];南昌大学;2007年
8 朱灵娥;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承丽;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地方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尹刚;南京市义务教育“小升初”择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及实现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4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484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