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相关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安全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安全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为调查工具,于2006-06通过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对河北师范大学1196名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其中①安全感量表。由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两个因子构成。量表得分越高,安全感越强。②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分为家内支持和家外支持两个因子。得分越高,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③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因子组成。4级评分: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分别记为0,1,2,3分。结果:共发放问卷1250份,有效问卷1196份。①大学生的安全感(56.38±9.21)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单个项目平均值3)。差异检验发现,性别、年级、专业、是否恋爱、是否独生、城乡来源对安全感不同方面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在安全感总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56.93±9.33,55.32±8.91);二年级(54.34±9.62)显著低于其他年级(57.64±9.04;56.70±9.58;56.65±8.27)。文科生显著高于理科生(57.00±9.29,55.76±9.10);独生学生显著高于非独生学生(58.16±9.96,55.99±9.00);城市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57.36±9.70,56.00±9.00)。恋爱学生人际安全显著高于未恋爱学生(29.26±4.82,28.66±5.24)。②在总安全感上,是否独生和城乡来源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0)。③大学生的安全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有显著相关性。家外支持、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依次进入安全感回归方程。结论:性别、年级、专业、是否恋爱、是否独生、城乡来源影响大学生的安全感,是否独生和城乡来源在总安全感上存在交互作用。家外支持、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是影响大学生安全感的个体内部心理因素。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石家庄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 心理学 安全感 社会支持 问卷 精神卫生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0引言安全感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是决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也可以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1-5],他提出心理健康标准的第一条就是个体要有充分的安全感[6]。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罗文进,王小锋;安全感概念界定、形成过程和改善途径[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魏朗,高丽敏,余强,张巍;驾驶员道路安全感受模糊评判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3 荆怀福;;大学生主观社会安全感与避免受害的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年14期
4 马锦华;大学师范生与中学教师心理安全感的比较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丁国和;加强劳动者职业安全感及对策思考[J];唯实;2004年05期
6 沈学武,耿德勤,李梅,胡燕,赵长银,黄振英;不安全感自评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9期
7 陈兴华 ,凌文辁 ,方俐洛;你的员工有安全感吗?[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04期
8 丛中,安莉娟;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2期
9 安莉娟 ,丛中 ,王欣;高中生的安全感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思;姚宏伟;高秀哲;;女大学生自我接纳影响因素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2 赵修文;;心理契约和心理所有权视角下企业员工工作安全感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田冬军;高文彬;彭纪宝;;山区公路纵坡度合理值的实验研究——从驾驶员的生理反应角度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张小远;俞守义;赵久波;李建明;肖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素质的对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魏朗;袁望方;陈涛;;虚拟道路试验技术的可行性研究[J];公路;2008年03期
6 张碧琴;李坚强;;公路工程综合效益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09期
7 魏朗,陈涛,代素珍,李春明,周维新;关于一、三级公路安全性认知因素的试验建模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8 张碧琴,陈晓光,徐峰,雷海强;沙漠公路景观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S2期
9 刘开第;庞彦军;郝继梅;;驾驶员道路安全感受模糊评判的算法改进[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4期
10 李艺;马钦海;;顾客心理安全感对网络服务消费行为作用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朗;袁望方;陈涛;;基于虚拟现实的驾驶员道路安全感研究[A];第六届交通运输领域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6年
2 沈学武;耿德勤;;安全感重建在强迫障碍心理治疗中的理论探索与应用[A];全国第十一次精神卫生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娴;多元智力的实证研究与物理教学的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涛;人—车—路(环境)联合运行虚拟仿真理论与实现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4 李彦章;重庆市摩托车事故特点及心理影响因素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5 吕颖钊;在役混凝土桥梁可靠性评估与寿命预测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6 陶云武;员工潜能开发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杨志发;高等级公路景观对行车安全影响的综合评价与仿真[D];吉林大学;2007年
8 胡三Z,
本文编号:573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73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