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师语言表达的职业特征
本文关键词:试论教师语言表达的职业特征
【摘要】: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以语言为工具,准确表达教育思想,熟练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特征。教师的语言表达不仅具有工具性、符号性和社会交往性等一般特点,还具有教育性、规范性、逻辑性、情感性和艺术性等教师职业特征。
【作者单位】: 泰州师专
【关键词】: 教师 语言表达 职业特征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以语言为工具,准确表达教育思想,熟练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特征。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掌握通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师的语言表达不仅具有工具性、符号性和社会交往性等—般特点,还具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桂贞;;浅谈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J];交通职业教育;1999年03期
2 罗景琦;;坚持语言训练 注重能力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1990年03期
3 桂露;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重视语言艺术[J];成人教育;1991年12期
4 吴国良;;教师课堂语言要实现四化[J];文学教育(下);2007年03期
5 罗荣;;拓展教师语言的表现空间——浅谈高校师生交流的语言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02期
6 赵建国;;教师语言艺术对学生能力培养探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胡振欢;;浅谈新课改下的教师语言[J];新课程(教研);2011年01期
8 由凤英;;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要实现四化[J];魅力中国;2009年11期
9 刘蕴芬;何丽君;;教师要注重语言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8年43期
10 李涛;;浅议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秀;;谈谈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2 侯春杰;;教师语言的人际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崔宏;;职业特征·规范定位·道德恪守——对“注册会计师为什么要遵守职业道德”问题的一个回答[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宣卫东;;让“陶花”在“学的课堂”尽情绽放[A];庆祝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专刊[C];2010年
5 王铁民;;我所理解的修辞原则[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6 郑晓静;;论会计的职业道德[A];2004—2005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黄伟梧;;海港引航的职业特征与加速技术力量成长的思考[A];海洋船舶安全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8年
8 林冰;;浅析医院文化在临床实习生素质建设中的作用[A];2005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刘辉;;教书重在育人是教师的职业要求[A];宜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申林;;基于职位特征的领导理论模型的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扶沟县柴岗乡柴岗小学 郝素华;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N];周口日报;2011年
2 河南省镇平县卢医镇初级中学 陈明;浅谈教师的语言修养[N];学知报;2011年
3 杨雪娟;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N];黔西南日报;2011年
4 临汾市第四小学 郭洪旺;用赏识激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N];临汾日报;2009年
5 山东省阳信县流坡坞镇曹集小学 刘宝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浅析[N];学知报;2010年
6 山东省滕州市至善中学初中数学 赵伟;如何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N];学知报;2010年
7 大方县双山中心小学 糜祖芬;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N];毕节日报;2011年
8 邹艳娟;教育理念决定教师语言[N];团结报;2001年
9 青岛超银小学 艾颖;将集体的力量进行到底[N];学知报;2011年
10 榕江县平永中学 潘光炬;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N];经济信息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石峰;近代商人与民族主义运动(1927-1937)[D];浙江大学;2005年
2 和飞;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先全;回归语言之善[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叶盛泉;上海警察职业特征及工作满意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伍晨辰;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师语言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彩霞;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教师语言[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张霞;论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的模糊语[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6 万俊锋;从情感接受的角度品味教师语言[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郭艾青;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指示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杜們蕊;从功能角度分析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语言[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静;教师语言性别差异之初探[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10 廖文玲;消极修辞和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40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40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