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

发布时间:2017-08-12 05:37

  本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策略


【摘要】: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人际关系敏感、心理焦虑、抑郁、内向和不稳定、自卑以及心理负担过重等心理健康问题。其成因与经济贫困、文化落后、父母教养方式、校园文化环境等密切相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策略主要有:贫困观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结合、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与改善社会环境相结合、提供经济资助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学评估办公室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策略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从心理上帮助贫困生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优化个性心理品质,是扶贫解困、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的关键。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身负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庆良,马力,全建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调查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2 张建卫,刘玉新,李顺鄮;特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英;区域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选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罗兴根;教育平等与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两种态势[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吴青松;;失地农民发展社会网络的困境——以南京市郊社区“仙居雅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4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5 查啸虎;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翟莉;学生家庭文化:影响师生关系的“远位变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朱菊香;方维保;;自传式思维的文学表现——论20世纪安徽女作家的创作[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方国武;;世俗化的批判性叙事——晚清谴责小说的政治叙事形态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袁苑;周兴国;;高校部分教师自我认同危机的产生及消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英健;;“后传统”的文化取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审视[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2 干成俊;;世界历史与全球化:人的实践活动的空间拓展[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陈卫星;;现代性的一种叙事——关于韩国影片《薄荷糖》、《绿洲》和《打回头的情书》的分析[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4 高政;;教育公平的文化视角[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鲁曼俐;;高校外语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6 张秋瑰;;博客力量与中国现状——从中美博客热点差异看中国博客的现实发展[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7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陈卫星;;现代性漂浮——关于韩国影片《薄荷糖》、《绿洲》分析[A];2004第二届亚洲传媒论坛——新闻学与传播学全球化的研究、教育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9 季苹;;美国激进的非学校化思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孙俊三;谢丽玲;;论西方教育功能理论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张缨;信任、契约及其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660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60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7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