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课程实施的内源性矛盾分析——新教材使用中产生的问题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影响课程实施的内源性矛盾分析——新教材使用中产生的问题与思考
【摘要】:本文以新教材使用中的问题为切入点,包括教材选用、质量体认和实际操作等问题,分析了引发问题的内部原因,即课程实施主体间所存在的认识性分歧及其所导致的实践方式的差异,以及深层次根源,即课程实施主体间的利益冲突、观念相左和假性分权,试图探讨影响课程实施的实质性因素,以引发课程实施主体关于道德责任的有益思考。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
【关键词】: 课程实施 新教材 内源性矛盾
【分类号】:G423.3
【正文快照】: “高品质的课程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无良好的课程内容,有再好的教学方法,到头来还是可能导致一些品质低劣的学习成果”。[1]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内容的改革对于课程实施品质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在新的课程资源观的背景下,教材仍然是课程内容的最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娜;教育分权的限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爱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缺憾的原因反思[J];教育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娜;基础教育产权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俊强;从近十年择校政策的演变看我国公立学校体制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官根苗;新制度主义视野下的学校制度变迁[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3 钟纬;美国NCLB法案灵活权的作用及成因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凌晓靖;父母参与学校教育的合法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杰;教育分权:公共教育体制范式的转变[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元元;;“学生参与课程实施”论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吴艳辉;;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8期
3 李永霞;;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反思[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5期
4 高振宇;;行动研究与课程改革——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泰瑞斯·卡森教授访谈录[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6期
5 黄小莲;;教师之课程身份:一个尚需深入研究的课题[J];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6 黄梦依;;试析教师实施课程的三种方式及其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7 李洪修;熊梅;;组织社会学视域中的学校课程实施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于海波;;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2期
9 金扬刚;;让课程实施搭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快车”[J];教育艺术;2011年08期
10 陈展虹;李呈林;;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分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述评[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黄启后;;“人本”、“和谐”思想在课程领域的与时俱进[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婕平;;发现、调整、合作——“生活、学习、做人”课程实施的新策略[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4 湖南省邵东县教师进修学校课题组;;教师角色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5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袁鹰;;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7 吴逊;;试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8 罗利斌;;课改背景下对农村中小学电教资源开发的思考[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9 陆凤瑾;;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何妙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淑燕(作者单位:邢台市冶金学校语文组);如何使用新教材[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2 $$记者 杨荣 宋言荣 杜弋鹏 苗家生 $$通讯员 姜晓光 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戴晓华 记者 曹继军 郑晋鸣;怎样用好新教材[N];光明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李新雄;新教材新在哪?[N];广西日报;2000年
4 记者温红彦;今秋将有三千五百万中小学生使用新教材[N];人民日报;2003年
5 王占伟;新教材难为农村师生?[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李军;新世纪 新课程 新教材[N];广西日报;2004年
7 叶扁舟;新教材的挑战[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任才;新世纪 新课程 新教材[N];光明日报;2002年
9 石玉玲;新教材需要创新型高素质教师[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新世纪 新课程 新教材[N];重庆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修;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建群;实践哲学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平;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及其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昌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沈翰;教师职业倦怠[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唐悦;教师关注与课程实施[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唐福华;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5 赵玉娟;课程实施之行动研究初探[D];扬州大学;2005年
6 袁志芬;粤北农村新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钊;30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观念变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芳;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消极情绪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孙友林;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0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00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