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虐待对小学生社会能力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儿童期虐待对小学生社会能力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虐待 社会能力 横断面调查 小学生 受虐待儿童
【摘要】:目的研究受虐待小学生的社会能力及其与各种儿童虐待形式的关系。方法对179例小学生进行了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测试。结果受虐待组小学生社会能力各因子分和总分低于无虐待:总分[(15.56±3.64)分与(17.70±3.72)分,t=3.73,P0.001],11~12岁年龄组的学校情况因子分低于9~10岁组[(4.94±0.76)分与(5.17±0.63)分,t=2.19,P0.05]。除性虐待外,PRCA各因子分和总分与社会能力各因子分和总分呈负相关(r=-0.159~-0.410,P0.05或P0.01)。躯体虐待对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具
【作者单位】: 江苏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 江苏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 江苏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 江苏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 江苏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
【关键词】: 儿童虐待 社会能力 横断面调查 小学生 受虐待儿童
【基金】:徐州市卫生科研项目(编号:XW2005049)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儿童期虐待可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可能会导致儿童情绪调节、认知功能和行为自我调节的长期损害,到成年以后易发生人格障碍、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生理障碍[1-3]。研究表明,儿童期虐待可以影响儿童社会交际功能的正常发展,这种损害甚至可持续影响受害者的一生[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相华;李娇;杨永杰;魏贤玉;田玉湘;乔娟;左晓伟;;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11期
2 朱相华;李娇;梁光利;魏贤玉;;儿童期受虐待中专学生的心身症状与述情障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10期
3 朱相华;魏贤玉;王成东;李娇;;儿童期虐待对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交功能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海;朱霞;孙云峰;苗丹民;;军官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编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年01期
2 靳自斌;朱相华;刘华;左晓伟;乔娟;李娇;;受虐待小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虐待经历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3 朱相华;李娇;田玉湘;魏贤玉;王成东;;小学一年级受虐待学生死亡概念和自杀意念的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6期
4 朱相华;李娇;杨永杰;魏贤玉;田玉湘;乔娟;左晓伟;;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11期
5 朱相华;沈学武;杨永杰;王成东;沈青锋;魏贤玉;田玉湘;;神经症患者不安全感心理及其与儿童期虐待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12期
6 朱相华;杨永杰;李娇;龚广厚;刘华;陶敏;;受虐待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与虐待经历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年01期
7 朱相华;李娇;陶敏;杨永杰;乔娟;田玉湘;;儿童虐待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年02期
8 邓云龙;潘辰;唐秋萍;袁秀洪;肖长根;;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年02期
9 常宪鲁;邓云龙;杨帆;向秀英;汤炯;唐秋萍;;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在大学生中的应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相华;李娇;杨永杰;乔娟;左晓伟;;小学生攻击性人格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首届国际行为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相华;李娇;梁光利;魏贤玉;;儿童期受虐待中专学生的心身症状与述情障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10期
2 孟宪璋;儿童虐待的精神动力学机制[J];上海精神医学;2002年02期
3 朱相华;魏贤玉;王成东;李娇;;儿童期虐待对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交功能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5期
4 傅文青,姚树桥,于宏华,赵幸福,李茹,李英,张艳青;儿童期创伤问卷在中国高校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5 黄国光,陈强,罗树群;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述情障碍的对比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4年03期
6 胡立荣,黄文武,姜德国;父母养育方式对躯体化障碍患者述情障碍的影响[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陈晶琦,廖巍;中专学生童年期羞辱经历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联[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5期
8 陈晶琦;391名大学生儿童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校医;2005年04期
9 董毅,谢思思,陈辉,王奇;护校学生自尊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3期
10 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儿童受虐筛查表的效度信度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世明;儿童虐待小动物,长大可能会杀人[J];医药与保健;2002年04期
2 张怀礼;;解析孩子虐待小动物“怪癖”[J];心理世界;2002年10期
3 静进;儿童心理行为及其发育障碍 第23讲 儿童虐待[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年11期
4 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儿童受虐筛查表的效度信度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2期
5 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儿童受虐方式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6 ;了解佛教[J];佛教文化;2004年04期
7 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受虐儿童个性特征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9期
8 何卫青;儿童虐待的小说书写[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李鹤展,张亚林,张迎黎,周永红,李文;儿童虐待史问卷在抑郁性疾病群体中的信效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4期
10 刘忠晖;早年遭受躯体暴力大学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凤;;关注儿童健康,防止虐待与忽视[A];第二届国际妇幼保健学术会议暨2006全国妇幼保健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潘建平;;儿童忽视的现状与研究进展(摘要)[A];第二届国际妇幼保健学术会议暨2006全国妇幼保健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丹;李丽萍;;某医科院校学生儿童期虐待经历的调查[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刀根洋子;铃木佑子;久保恭子;及川裕子;;关于日本儿童虐待研究的动向[A];第十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胡涤菲;金雷;王立军;;儿童受暴力侵害状况及对策研究——基于浙江省336名中专学生儿童期虐待经历的研究[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魏贤玉;朱相华;李娇;杨永杰;田玉湘;;儿童虐待对小学生社会能力的影响[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耀方;方晓义;;国外儿童虐待研究的回顾和前瞻[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陶芳标;张洪波;苏普玉;凤尔翠;王德兵;杨善发;;社会文化因素与农村儿童体罚行为[A];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9 高春花;曹凤月;;中国家庭中儿童虐待的原因分析——以伦理学为视角[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高春花;曹凤月;;中国家庭中儿童虐待的原因分析——以伦理学为视角[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晓宁;少儿心理障碍会延续一生[N];健康报;2001年
2 朱昌都;新加坡: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N];中国文化报;2002年
3 湖北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汤世明;从小虐待动物长大可能有暴力倾向[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郭松民;呼唤“危机现场干预志愿者队”[N];大众科技报;2003年
5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杨世昌 张亚林;儿童虐待问题的研究[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3年
6 李 茂;体罚,正在消失的教育之痛[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编译 逍遥;抑郁症源于童年受虐[N];北京科技报;2005年
8 郝卫江;对儿童受虐待的法律思考[N];中国妇女报;2005年
9 郭慧敏;“针对妇女的暴力”的法律概念化[N];中国妇女报;2005年
10 ;让暴力远离祖国的花朵[N];人民政协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世昌;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及其个性特征初探[D];中南大学;2003年
2 叶青;童年期虐待经历与青少年不良饮食心理行为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3 张艳卿;童年创伤经历评定量表的编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62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62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