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运用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建构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7-09-17 07:09

  本文关键词:运用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建构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压力 应对策略


【摘要】:伴随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促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压力不断增大,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现阶段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很多高校针对学生心理健康开设了相关课程,比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上述教学措施并未改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中主要以积极心理学教育为指导,具体阐述了构建大学生压力的应对措施,从而使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作者单位】: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压力 应对策略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近些年来,积极心理学在大学校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从全新的视角去解决心理问题,通过挖掘大学生自身的力量,继而达到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大学生承担着的巨大的就业、心理以及精神压力,如不及时排解将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由于自身的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佳利;;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03期

2 李义安;李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学业不良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提升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10期

3 刘桂芬;;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11年04期

4 周炎根;;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17期

5 秦安兰;;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拓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压力应对研究[J];高教学刊;2016年16期

2 杨涛;;运用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建构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J];艺术科技;2016年08期

3 蒋娟;冯正直;王毅超;;高校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年07期

4 化磊;贾红果;陈学宁;;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6年12期

5 冯霞;;高职生心理问题的积极心理学干预[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6 罗冬梅;王姣;李境;王东姣;尹静;王冬华;;本科护生性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6年09期

7 银联飞;刘桂芬;周敏;韦金凌;宾晓芸;莫臻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贫困生诚信教育的实践探索——以民族医学院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06期

8 陈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年05期

9 史琼;陈亮;;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10 焦嫔嫔;傅文第;;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亚太教育;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石国兴;郑新红;;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J];心理学探新;2010年04期

2 雷鸣;戴艳;张庆林;;不同复原类型贫困大学生人格的差异分析[J];心理学探新;2010年04期

3 胡慧;;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4 刘发勇;陈明琴;;贵州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与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李晓军;周宗奎;游志麒;孔繁昌;;社会支持对师范类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2期

6 柯友凤;;大学生学习不良的成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23期

7 向群英;马阿妞;;贫困大学生抑郁心理的自我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6期

8 谭健烽;吴建玲;;贫困大学新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9 谭雪晴;贾莹莹;;高师贫困生自尊、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年02期

10 李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浩彬;苗元江;;积极心理学:为幸福人生奠基[J];教育导刊;2008年11期

2 张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启示[J];宿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杨晓萍;;积极心理学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高专学报;2008年05期

4 张立;;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积极心理学解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05期

5 秦晓晶;;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7期

6 章世钦;;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1期

7 祝海宇;;给大学生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元素[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8 王倩;李辉;;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陈燕飞;苗元江;王青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希望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许立;马力波;张文朋;;关于积极心理学价值论的哲学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胡英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委员培训模式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钟暗华;;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杨鲁静;徐光兴;;积极心理学导向下的学校心理学模式的转变[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春雷;庄展模;;勇气的积极心理学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赵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朋辈心理互助[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国雪利;刘惠军;;积极心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白雪;缴润凯;;试论应为大学生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幸福课——由大学生频繁自杀谈起[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苗元江;梁小玲;;谦虚与当代积极心理学[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林潇骁;崔丽霞;;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干预小学生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徐传来;;积极心理学——平衡的心理学[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彩艳编译;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探讨人类幸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北京市妇联副主席 周志军;积极心理学对妇联工作的正能量[N];中国妇女报;2012年

3 商报记者 李立勋;积极心理学从“学分鸡肋”到业界焦点[N];北京商报;2012年

4 记者 王宁;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召开[N];健康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季晓莉;学点积极心理学, 掌握幸福“开瓶器”[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6 严明瑗;何谓积极心理学[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王洪波;“成功只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任俊 刘迪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积极心理学:积极力量同样重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任俊 叶浩生;积极心理学:实现心理学价值回归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04年

10 夏子章;在官兵心灵中播撒阳光[N];解放军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玄兆丹;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桦洋;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齐梓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卓宇航;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石颖;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张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张淇;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中体育课运动参与目标达成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贺喜秀;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探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童俊杰;试论积极心理学的潜在危机及其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67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67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2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