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本文关键词:论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从梳理行动研究的历史发展入手,分析了行动研究的特点,着重探讨了行动研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行动研究 特点 教师专业发展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行动研究是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种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方式,50年代开始应用到教育领域,并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学家和学校教师的欢迎。行动研究强调的是由实际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在同一个情境中应用。长期以来,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都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杨世国,郭世平,王家正,朱广化;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要作一些质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胡树鲜;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态度”与“研究性学习”[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朱致瑛;历史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陈娟;;教育叙事研究及其方法[J];班主任;2005年12期
5 谭光全;美的特性与数学教学[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6 陈惠碧,张林,张黎,胡昌萍,郑锐;“高中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与心理发展”实验研究报告[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7 陈大伟;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李兆群;试论教师形象审美自塑[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9 冯宇红;论研究型教师[J];成人教育;2005年08期
10 刘培蕾;;终身教育思想对高校教师的新要求[J];成人教育;200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徐莉;民族村落中的教师[D];西南大学;2006年
4 金建生;中小学教师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宁;我国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9 刘合荣;事实与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本才;新课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发展方向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熊阳;重庆市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科研情况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阮红芳;批判反思型校长培训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可峰;教学行动研究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苗露;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吕雯慧;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研究理论思想与实践经验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马金玲;行动研究在女童教育中的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立刚;高校教师素质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沈晓春;关于信阳市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秦喜超;现代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武亚;;教师行动研究的技术模式及其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8期
2 杨强;郭宇峰;沈琳;;浅谈教学模式的特点[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2期
3 郭延兵;;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个性化教学的特点[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4 李永晶;;对课后分析的理解与探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缪玉选;;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途径[J];经济师;2011年08期
6 朱超;汤玲玲;;论学习态度的特点和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7 林琳;;国外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8 王洪军;;编辑知识建构与专业发展中的行动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7期
9 崔文波;;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甘肃教育;2011年11期
10 姚山泉;李天凤;;清末民初云南留学运动特点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对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铁明;;中国教育市场的特点及其启示[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娟;郭黎岩;;中学新教师职业心理准备结构及特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邵正坤;;论北朝时期鲜卑的家庭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崔文顿;于东红;;教育叙事研究综述[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连茂廷;房元霞;;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范会勇;杨新国;张进辅;;大学生郁闷心理的流行特点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祝卓宏;高文斌;陈祉妍;刘泽文;高晶;;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疗方案的行动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吕文波;赵君香;;虚拟学习社区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10 刘在花;;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特点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齐林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 郑新蓉 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小学教师 房彦红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国际部 张福勤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韩淑萍;在行动研究中获得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李若(作者单位:河南教育报刊社);教师行动研究如何行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记者 韩福魁;全市“教育内涵发展行动研究”启动[N];本溪日报;2009年
4 伍家岗区实验小学校长 杨英友;校本行动研究的基本价值取向[N];宜昌日报;2005年
5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刘良华;成为有思考习惯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山东省高密市教科院 王玉兵;山东高密:行动研究改变低效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理查德·萨格;释放反思性实践的魔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黄梅县教研室 王定成;课例研究:教学实践行动研究的重要抓手[N];黄冈日报;2010年
9 华明;苏州名教师名校长培训实行“双导师制”[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吴安春;研究共同体为教师成长把脉[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志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谢幼如;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岳亚平;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策略的形成与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丽娟;教学日志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斌;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之协作行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乔艳冰;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封安东;变革教师文化之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焦炜;课程行动研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梁惠燕;过程性学习评价行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郭影强;基于BLOG的协作学习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健;利用学习资源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阮全友;我国CALL研究的趋势[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邱晓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70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70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