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探索——浙江工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本文关键词: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探索——浙江工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课堂"学习共同体"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设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学习共同体"的活动由五个环节组成:基于真实性任务的教学;学生发展建立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互相依赖的基础上;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争论与协商达成共同的理解;教师与学生或合作或独立地与共同体成员分享观点;学生课外与专家、教师或学生交流沟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 教学模式 满意度
【基金】:2008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学习共同体’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人格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08MLZB018YB)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课堂“学习共同体”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设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目前学界有关“学习共同体”内容相关的研究成果不少,然而,其实际效果如何,目前尚无权威的结论,仍需用更加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浙江工业大学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本文拟结合本校《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龙宝;;“学习共同体”与创新人格的培养——《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2 李忆;黄翔峰;安娜;陆志波;;创新“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新模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邯郸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许长青;;高校博士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王薇;张鸣;;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1年02期
5 黄英;;构建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途径思考[J];河南教育(中旬);2010年06期
6 罗鹂;何萍;;学习共同体与大学教师发展[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张坤影;;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创新机制研究——创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2期
8 漆艳春;;略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合作学习[J];职业圈;2007年20期
9 魏学文;;论构建高校“学习共同体”[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24期
10 莫佰琳;杨晓宏;欧阳汝梅;;精品课程建设带来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玲;;探索案例教学模式创新,促进素质教育发展[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叶飞霞;张金山;童建福;余新然;游龙桂;;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纵向团队”教学模式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3 ;第一节 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4 杨高学;李永军;杨宝凯;;如何提高地质类大学生实习质量[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蔺洁;韩连茹;;如何在一堂演示实验课中实施创新培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6 刘水凤;;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困惑与思考[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邱林;;在研究生教学中实施开放互动式专题讨论的研究与实践[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文娟;周美兰;戈宝军;;香港中文大学双语教学模式对高校双语教学的启示[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9 孙韬;熊兰;侯世英;;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PBL课程的教学模式浅析[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10 简毅文;陈超;毕月虹;尚春鸽;;“参与式”教学模式初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国;满意度提高 招聘要求更理性[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记者 朱建华 实习生 周恋芹 张伟峰;高校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下降[N];长江日报;2010年
3 ;港大欲打破百年传统让学生彻底跨科学习[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记者 李峰;宁夏大学首次引进“三加一”教学模式[N];宁夏日报;2008年
5 记者 赵雪;高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下降[N];科技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汤白露;商学院的双学位“筹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何敏;新型的教学模式[N];重庆日报;2002年
8 纪云飞;2010年上海保险服务满意度82.72%[N];解放日报;2010年
9 陈建文;中国要有自己的汽车教学模式[N];中国汽车报;2004年
10 赵玉清邋张瑾燕 宋敏;构建高校动态教学模式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守波;数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统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宗世英;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勇明;中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王秀丽;大学生团队学习的有效运行机制与培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芳;高等学校品牌经营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10 于双成;基于医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医学方法学课程群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海月;高校组织气氛与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影响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贾蓓蓓;走向学习共同体—大学新教学观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3 林剑剑;基于网络的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王阳;中国医科大学“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授课效果的初步评价[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5 辛志成;论研究性教学[D];山西大学;2008年
6 刘莎莎;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王旭红;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及开发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成晓;大学开展项目学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李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许益锋;G大学独立学院提高教师满意度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38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938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