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德育系统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10-02 16:12

  本文关键词: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德育系统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德育工作 家庭教育 德育系统 正确认识 引导学生 德育资源 主导地位 重要场所 社会公德 实践基地


【摘要】:正一、学校——德育的主导地位亟需加强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负有主要责任,在学校、社会、家庭协调一致的德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其作用也是任何家庭教育和社会力量不能替代的。
【作者单位】
【关键词】学校德育工作 家庭教育 德育系统 正确认识 引导学生 德育资源 主导地位 重要场所 社会公德 实践基地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一、学校——德育的主导地位亟需加强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负有主要责任,在学校、社会、家庭协调一致的德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其作用也是任何家庭教育和社会力量不能替代的。1.教会学生认识当代社会的正确方法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泳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成长——读马卡连柯《父母必读》所想到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丛周;婚姻家庭关系心理学[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0期

3 赵可;青少年犯罪问题初探[J];甘肃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4 卢善庆;简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王锦厚;伍加伦;;郭沫若和他的大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何民胜;;特别信箱[J];人民教育;1980年08期

7 崔介;;省编《教育学》重新修改即将出版[J];湖南教育;1980年06期

8 桢夫;;家访杂谈[J];湖南教育;1980年07期

9 张天龙;;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初步探讨[J];青海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10 毓苗;;大家来关心幼儿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春慧;;试谈少儿图书馆服务一二三[A];福建省迎接21世纪的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俞国良;张登印;罗晓路;林崇德;;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资源对其认知发展、学习动机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德育工作上台阶 影视教育功不可没[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4 项光勤;;关于家庭教育中的性健康教育问题的几点理论思考[A];江苏省首届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5 廖庆祝;张斌;;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与方法[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开展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7 千里;继勇;;学习陶行知诗歌的点滴体会[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8 徐广臣;;更新德育观念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9 查有梁;;西部大开发中的大教育[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蒋莉;;浅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祝莲 陈黎明 王晓雨;富裕家庭教育的忧与喜[N];安徽日报;2000年

2 辛华;孩子智力好 母亲最重要[N];安徽日报;2000年

3 葛新颖;正确认识德育的重要作用[N];安徽日报;2000年

4 北京教科院 王晓春;家庭教育有误区[N];北京日报;2000年

5 韩春旭;爱是家庭教育的灵魂[N];中国妇女报;2000年

6 百木;日本人de家庭教育[N];中国妇女报;2000年

7 记者 马俊民;北京为流动儿童家长补课[N];中国妇女报;2000年

8 刘天柱;社区办教育为家长学校撑起一片蓝天[N];中国妇女报;2000年

9 记者 姚鹏;家庭对孩子影响最大[N];中国妇女报;2000年

10 ;教育不能失去灵魂[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叶正波;教育议事会:一个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肖强;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时海燕;聆听窗外声音:归返教育原点[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全清;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惠蓉;中学差生的自我价值感及其与控制源的关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钟晓鸣;儒家伦理与我国学校德育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卓秀坚;渗透性德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黎静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家庭合作教育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亚宁;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小红;宋代宗室子弟教育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8 李天燕;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杨曦;成都高新区离异单亲家庭普高生的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施莉明;注重职教特色 构建新时期开放型德育课程体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960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960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6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