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风格与在线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21:36
本文关键词:学习风格与在线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
【摘要】: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随之兴起的网络学习已经成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学习方式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人们期待,将更多的技术引入教室之后,学生学习机会的增多将与积极的学习结果相联系,然而这种期待在当前的教育领域并没有被证实。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在线学习的效率呢?有研究者表示这或许是因为,不同的学习者有着不同的学习行为,新的技术与学习方式或许并不适合于所有的学生。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选取山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2003级(三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Kolb学习风格量表为依据选出符合实验要求的40名学生作为被试,以制作简单的Flsah动画为任务进行实验,通篇采用查阅文献、资料检索、访谈记录、问卷调查、实验室研究、统计分析、归纳和演绎等研究方法,在测量分析不同性别以及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在在线学习行为以及学习结果上的差异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性别、学习风格和在线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找出了在线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提高网络学习效果的相应对策。 第一章,提纲契领地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目的,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阐释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本文中出现的名词及研究变量进行了界定。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Kolb的学习风格理论,他将学习者分为聚敛者、分散者、同化者和适应者。 第二章,阐述本文实验研究的设计与方法流程。详细介绍了实验被试的选取、实验所用到的工具、实验环境、实验程序以及研究的假设,并对文章数据处理可能用到的统计分析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本章对实验所得数据使用心理与教育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并对得出的结果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主要分析了:学习风格与在线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学习风格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性别与在线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性别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在线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等。结果显示: (1)学习风格对讨论的时间有显著影响。 (2)学习风格对阅读的时间有显著影响。 (3)在线学习行为对学习结果存在显著影响。 第四章,在前面得出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总结研究的结论,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有关提高网络学习效果的几点对策: (1)创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在硬件设施已经到位的同时提高软件环境的水平,使网络真正能够服务于学习。 (2)设计在线学习模块结构。网络教学效果如何,手段的先进性当然重要,但是,一个好的设计,则更显得重要。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片面地追求教学手段的先进,却忘记了针对学习者的特性,先了解其学习倾向、学习策略的偏好、不易改变的习惯等,把这些融入到设计中,通过设计新的机制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并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3)因材施教使各种学习风格扬长避短。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学习风格的异质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在异质小组中根据各个学生的专长进行分工,同伴之间互相帮助,使各类学习风格的学习者都能得到满意的学习结果。 (4)引导有利的在线学习行为。在异质分组学习过程中,要利用网络学习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允许并引导学习者进行互动,如此必能在一定程度上屏蔽学习者所属学习风格的弊端,从而获得更佳的学习结果。 最后,本章在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学习风格 在线学习行为 性别差异 学习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11-12
- 1.2 文献综述12-19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19-27
- 2.1 研究流程19-20
- 2.2 实验被试的选取20-22
- 2.3 实验工具22-24
- 2.4 研究假设24
- 2.5 实验程序24-25
- 2.6 统计分析方法简介25-27
- 第三章 统计分析与实验结果27-46
- 3.1 实验结果概述27
- 3.2 性别与学习风格归属之间的关系分析27-28
- 3.3 学习风格与在线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28-35
- 3.4 学习风格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35-36
- 3.5 性别与在线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36-41
- 3.6 性别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41-43
- 3.7 在线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43-46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现实意义46-51
- 4.1 研究的结论与讨论46-48
- 4.2 研究对于教育的现实意义48-49
- 4.3 研究的局限性49-51
- 附录51-60
- 注释60-61
- 参考文献61-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5-66
- 致谢6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科君;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行为的监控[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冬;基于学习风格的在线学习交互行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高海丽;新疆区内初中班学生学习风格及其语文阅读教学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哲;促进虚拟学习环境生态化的学生行为规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覃泽宇;网络化学习的复杂性及其研究的复杂范式[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侯凤芝;在校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文韬;网络环境下远程学习者学习力提升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蔚;移动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运学;虚拟学习社区中学员的网络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文雅;网络培训中基于学习风格的教师学习决策模型设计[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73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97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