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下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08 12:30

  本文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下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建构主义 教学过程 主要关系 对话


【摘要】: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集体协商的结果。学习者、情境和知识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情境之间以及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主要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 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 教学过程 主要关系 对话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教师、学生、知识和学习情境是教学过程的4个基本要素。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建构主义从发生学的角度对知识进行阐释,强调知识的社会建构,强调多种因素(文化和社会情境等)和不同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2 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的分析工具及其对社会工程研究的意义[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刘欣;;从对话理论看远程教育师生交互原则[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3期

4 慕君;语文教学对话研究的发生根源与逻辑起点[J];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5 潘新民;;反思“当代西方新理论”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适切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10期

6 谢翌,肖丽艳,熊丽萍;教师的假设:中小学学校文化的深层指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1期

7 易连云;邓达;;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课程变革[J];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8 王尚文;;“对话型”语文教学策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12期

9 叶信治;走向对话的教育评价[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陈雪莹;;论现代对话教学的发展及其实现条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薄景昕;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程[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秀莲;论人格的文化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邓达;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秀梅;《高老头》对话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林海亮;德育叙事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向前;论课堂沉默[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4 欧阳林舟;课堂教学话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颜廷凤;人文精神与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汪漪;社会建构主义科学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颖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福照;中学对话道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美娟;合作游戏对大班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军;基于后现代语境的师生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定一;赞可夫教学论体系评介[J];安徽教育;1980年10期

2 ;评“法宝”与“命根”说[J];大理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3 郭道明;正确分析教学过程的矛盾 按照教学的客观规律办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曾广惕;谈谈学生记忆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1980年02期

5 吴文侃;当前苏联对教学过程、原则和方法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6 吴文侃;当前苏联对教育内容和教学工作体系的研究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3期

7 迟恩莲;苏联高等学校教学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8 尤·恩·库柳特金 ,王义高;激发青工业余学习的积极性[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9 周蕖;《高等学校教育学原理》概要[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10 孙世洁;试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四要素”[J];江淮论坛;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秀;;对优化病生教学技巧的探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王智明;;浅谈病生教学过程中的启发性教育[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邹山菊;丁运良;;语言艺术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中[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4 端木志勤;;在病理教学中运用视听媒体的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蔡兰富;;乡医《病理学》面授教学的点滴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6 杨丽燕;;大学英语课全方位环行教学初探[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戚德山;;大学英语教学心理学的两个方面[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王秀丽;刘柳;;如何培养创造精神[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9 王永江;;“会教与会学”的思考[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10 刘延敏;;浅谈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几点认识[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颖惠 刘冠英;教师,,你怎样对待“减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杨家安(东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的基础性[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官达;让电脑成为教师的粉笔和黑板[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雷雨;欲与传统教育试比高[N];国际商报;2000年

5 郝旭光;提倡完整的信息[N];金融时报;2000年

6 浙江余杭市星桥中学 张光升;试论美术教师素质的自我完善[N];美术报;2000年

7 悠然;上出更好的欣赏课[N];音乐周报;2000年

8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哈雷;音乐无国界 交流图创新[N];音乐周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柯昌万 金志明 李伦娥 谭南周;当务之急:培养网络阅读意识[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崔连仕;关于研究型课程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2 王敏;走向生命观照的美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范庭卫;教学过程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7 王健;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玉霞;基于网络的协作式CAI设计模式[D];河北大学;2000年

2 杨晓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朱青莹;应用元认知训练法控制体操学习中焦虑情绪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西平;高中数学后进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及教学建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唐灵芝;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娟芳;[D];西北大学;2000年

7 高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勤;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语[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肖明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994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994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0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