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4-05-10 19:16
免费师范生政策是我国新世纪发展教师教育的一个重大决策,是国家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坚定落实这个教育政策,有利于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培养大批优秀教师;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教育发展有赖于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教育优先发展必然要求教师教育的优先发展,师资队伍已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免费师范生政策成为配置教师资源的一项宏观调控措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回归,也是改革教师教育体制、重振师范教育事业的一个契机。 本论文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梳理了与免费师范教育相关的历史文献,整理已有的研究成果,纵向研究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发展过程,明确该政策从清末确立到当前重生期间几经兴衰的历史变迁。在分析的理论基础上,归纳了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并建构了具体的分析框架,以之作为政策分析的主线。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也穿插其中,以对材料进行更高层次的逻辑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免费作为师范教育的传统,促进了师范教育的正常发展,保障了教师资源的均衡配...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历史研究法与理论思辨法
1.3.2 分析工具的选择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免费师范生政策
2.1.2 高等教育政策及分析
2.1.3 新制度主义
2.2 对免费师范生政策的研究
2.3 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分析研究
2.3.1 分析免费师范生政策制定的原因
2.3.2 分析免费师范生政策制定的背景和意义
2.3.3 免费师范生政策分析的理论和学科视角
2.4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路径
3.1 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基础
3.1.1 制度主义的开端
3.1.2 凡勃伦——艾尔斯传统
3.1.3 传统的复兴:新制度主义的兴起
3.1.4 新制度主义的扩散
3.2 新制度主义关照下的免费师范生政策
3.3 新制度主义的综合分析框架
3.3.1 “进化”视角的历史分析法
3.3.2 凡勃伦“二分法”下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 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历史变迁
4.1 免费师范生政策变迁历程
4.1.1 清末的免费师范教育
4.1.2 民国时期的免费师范教育
4.1.3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免费师范教育
4.1.4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免费师范教育
4.2 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变革的关键节点
4.2.1 南洋公学与免费师范教育的建立
4.2.2 壬戌学制
4.2.3 “苏联模式”下的免费师范教育
4.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免费师范生政策
4.3 免费师范教育变迁的路径依赖
第五章 凡勃伦“二分法”下的免费师范生政策
5.1 教师供给市场的建立呼唤免费师范生政策
5.1.1 教师供给市场的建立
5.1.2 教师供给市场的不平衡
5.1.3 教师需求市场呼唤免费师范生政策
5.2 社会文化传统的背景效应
5.2.1 尊师重教的传统
5.2.2 社会本位的文化模式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968901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历史研究法与理论思辨法
1.3.2 分析工具的选择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免费师范生政策
2.1.2 高等教育政策及分析
2.1.3 新制度主义
2.2 对免费师范生政策的研究
2.3 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分析研究
2.3.1 分析免费师范生政策制定的原因
2.3.2 分析免费师范生政策制定的背景和意义
2.3.3 免费师范生政策分析的理论和学科视角
2.4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路径
3.1 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基础
3.1.1 制度主义的开端
3.1.2 凡勃伦——艾尔斯传统
3.1.3 传统的复兴:新制度主义的兴起
3.1.4 新制度主义的扩散
3.2 新制度主义关照下的免费师范生政策
3.3 新制度主义的综合分析框架
3.3.1 “进化”视角的历史分析法
3.3.2 凡勃伦“二分法”下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 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历史变迁
4.1 免费师范生政策变迁历程
4.1.1 清末的免费师范教育
4.1.2 民国时期的免费师范教育
4.1.3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免费师范教育
4.1.4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免费师范教育
4.2 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变革的关键节点
4.2.1 南洋公学与免费师范教育的建立
4.2.2 壬戌学制
4.2.3 “苏联模式”下的免费师范教育
4.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免费师范生政策
4.3 免费师范教育变迁的路径依赖
第五章 凡勃伦“二分法”下的免费师范生政策
5.1 教师供给市场的建立呼唤免费师范生政策
5.1.1 教师供给市场的建立
5.1.2 教师供给市场的不平衡
5.1.3 教师需求市场呼唤免费师范生政策
5.2 社会文化传统的背景效应
5.2.1 尊师重教的传统
5.2.2 社会本位的文化模式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968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9689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