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02:14
本文关键词: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摘要】:大学生社团作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具有强兴趣、凝聚力的群众性组织,是专属于大学生新的工作平台。大学生社团在不断进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社会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消极思想和错误思潮,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虎视眈眈,想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宗教来影响大学生。要想让大学生社团健康的发展下去,使得它朝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就要建立正确的营地,坚定不移的与社会带来的消极思想和错误思潮作斗争,不言而喻的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生社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上述要求,我们应该寻找新的方法来建造在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栋高楼。本文分成四部分阐述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社团:(1)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背景、意义和依据,并且根据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本人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2)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与大学生社团相关的概述,包括内涵、分类及特征;(3)接着分析了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这些功能的制约因素;(4)最后从系统、管理者、载体、制度和结构五个方面分析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大学生 社团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9
- 1 绪论9-18
- 1.1 研究的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依据10-14
- 1.2.1 研究意义10-11
- 1.2.2 研究依据11-14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4-17
- 1.3.1 国内研究综述14-16
- 1.3.2 国外研究综述16-17
-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17-18
- 2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述18-24
- 2.1 高校学生社团的内涵18-19
- 2.2 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19-21
- 2.2.1 公益服务型19-20
- 2.2.2 文体娱乐型20
- 2.2.3 学术研究型20-21
- 2.2.4 理论学习型21
- 2.3 高校学生社团的特征21-24
- 2.3.1 组建社团的自发性21-22
- 2.3.2 大学生参与的广泛性22
- 2.3.3 社团成员的目标一致性22
- 2.3.4 社团活动内容的多样性22-23
- 2.3.5 开展社团活动的自主性23-24
- 3 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制约因素24-32
- 3.1 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4-27
- 3.1.1 价值观导向功能24-25
- 3.1.2 制度规范约束功能25
- 3.1.3 激励倡导功能25-26
- 3.1.4 提高综合素质功能26-27
- 3.1.5 陶冶情操功能27
- 3.2 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制约因素27-32
- 3.2.1 对学生社团的重视不足27-28
- 3.2.2 学生社团存在管理漏洞28-29
- 3.2.3 大学生对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不高29
- 3.2.4 商业化氛围的不良影响29-30
- 3.2.5 社团活动缺乏针对性30
- 3.2.6 缺乏资金保障30-32
- 4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构建高校大学生社团的基本途径32-43
- 4.1 系统架构使学生认识到社团活动的重要性32-34
- 4.1.1 采用导师制增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32-33
- 4.1.2 重视社团文化的传承和负责人的更迭33-34
- 4.1.3 完善社团的监督体系34
- 4.2 提升学生社团管理者的综合水平34-35
- 4.2.1 通过实践经验丰富社团管理者的能力34
- 4.2.2 通过多种培训途径引导社团管理者自学成才34-35
- 4.2.3 通过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学生社团凝聚力35
- 4.3 提高活动质量,减少负面冲击35-39
- 4.3.1 社团活动是社团发展的保障35-36
- 4.3.2 积极创建学生社团精品活动36
- 4.3.3 配备优秀的社团活动指导教师36-37
- 4.3.4 完善对于社团活动的系统管理37-38
- 4.3.5 积极落实社团活动的物质保障38-39
- 4.3.6 探索社团活动新模式39
- 4.4 改善学生社团的内部制度建设39-41
- 4.4.1 完善财务制度40
- 4.4.2 丰富学生社团的奖励制度40
- 4.4.3 落实内部考核选拔制度40-41
- 4.5 优化和完善学生社团的发展结构41-43
- 4.5.1 强化管理和领导41-42
- 4.5.2 坚持创新性发展42
- 4.5.3 扶持鼓励建设理论型社团建设42-43
- 5 结论与展望43-44
- 参考文献44-47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47-48
- 致谢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勇;美国大学的学生社团活动[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2 刘运根;大学社团的育人功能管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吴小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困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年04期
4 张玉芬;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与素质教育的思考[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5 向春;;校园文化与大学发展[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3期
6 眭依凡;;大学的理想主义与人才培养[J];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7 麻富游;;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8年11期
8 肖迪;;和谐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6期
9 李仁伟;马千里;;高校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的探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班秀萍;;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J];理论前沿;2008年2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秉忠;试论中世纪西欧大学的社团性质[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瑞;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和措施探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3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00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