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11:21
本文关键词: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将爱国作为公民个人道德层面的价值评判标准。爱国主义教育是筑牢意识形态领域防线,维护祖国主权领土完整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心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对祖国和中华民族是否有认同感,是否有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和行动,并且能够将这种深层的政治和道德品质转化到实际行动中去,是爱国主义教育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 新疆处于我国西部边陲地区,是多种民族共同居住、多种宗教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其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内地高校相比意义更重大,同时也更为困难和复杂。本文从分析当前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出发,通过调研分析,,理清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进而探讨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最终结合客观事实,探讨优化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对策,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介绍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部分在对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概念理解分析后,界定本研究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并对新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为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深入地归纳和总结存在的问题,为提出相关优化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四部分为优化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和建议。从优化教育内容、方法、创新教育途径等三个方面提高针对性、操作性。
【关键词】:新疆高校 爱国主义教育 现状 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引言8-16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9-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0-13
- 1.2.2 国外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13-14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14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4-15
- 1.3.1 研究思路14-15
- 1.3.2 研究方法15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5-16
- 1.4.1 可能的创新15
- 1.4.2 存在的不足15-16
- 第二章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16-24
- 2.1 爱国主义的内涵16-17
- 2.1.1 政治内涵16
- 2.1.2 文化内涵16-17
- 2.1.3 道德内涵17
- 2.2 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和目标17-18
- 2.2.1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17-18
- 2.2.2 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18
- 2.3 当前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紧迫性及重要性18-24
- 2.3.1 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紧迫性18-20
- 2.3.2 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20-24
- 第三章 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原因探析24-38
- 3.1 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绩及获得的经验24-29
- 3.1.1 成绩24-28
- 3.1.2 经验28-29
- 3.2 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29-33
- 3.2.1 部分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内涵缺乏正确的认知30
- 3.2.2 部分大学生对党的领导信念不够坚定30-31
- 3.2.3 少数大学生对新疆历史与区情的认识不足31-32
- 3.2.4 部分大学生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低32-33
- 3.3 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探析33-38
- 3.3.1 社会环境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33-35
- 3.3.2 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自身存在问题35-38
- 第四章 提升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途径的思考38-45
- 4.1 优化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38-40
- 4.1.1 新疆“三史”、区情教育与中国历史、国情教育相结合38-39
- 4.1.2 民族团结教育与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相结合39
- 4.1.3 “马克思主义五观”与“四个认同”教育相结合39-40
- 4.2 充分利用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功能40-43
- 4.2.1 发挥大学校园、寝室载体的舆论引导和氛围营造功能40
- 4.2.2 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民族传统节日活动载体的凝聚功能40-41
- 4.2.3 发挥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载体的价值引领功能41-42
- 4.2.4 发挥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信息交流、舆论导向功能42-43
- 4.3 注重发挥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性作用43-45
- 4.3.1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43
- 4.3.2 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3-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录48-51
- 致谢51-52
- 作者简介52-53
- 附件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鑫;;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J];沧桑;2008年01期
2 王霞娟;爱国主义精神的当代要求及其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05期
3 闫晓梅;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2期
4 琚忠友;论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5 王会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创新[J];教育探索;2005年01期
6 卢新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J];教育探索;2008年04期
7 王恩春;;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侧重点和有效途径[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8 张勇;朱文;;新疆高校反对“三股势力”教育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霞;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本文编号:1042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04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