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从历史数据看美国女性研究生培养及就业状况

发布时间:2017-10-16 17:18

  本文关键词:从历史数据看美国女性研究生培养及就业状况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 女性研究生 培养 就业 薪酬平等


【摘要】:随着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扩大,研究生的人数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女性获得研究生学位的人数也持续上升,且已超过了男性。她们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及市场经济的定位,关系到劳动力市场对高端人才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同时,对实现社会整体的公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研究生教育居于世界前列,它在女性研究生的培养以及研究生的就业等问题上所采取的措施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选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等权威机构提供的关于女性研究生就业相关统计的原始数据,通过对美国女性研究生培养和就业率、就业分布及薪酬等数据的整理,并结合美国的社会背景及其相关机构关于女性平等接受教育、就业以及同工同酬的政策,对美国女性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希望为我国目前女性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借鉴。 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美国研究生的教育概况,通过介绍了美国研究生的学科分类及1966年至2010年间的研究生人数的变化趋势,指出了美国研究生培养所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对对美国女性研究生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美国女性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的简要介绍,引申出女性研究生的数量变化分析,包括所占比例、在科学与工程学科中的数量变化、以及在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分布。第四章是对女性研究生就业数据的梳理和分析,包括各学历的就业率的统计、就业分布情况、以及对美国女性研究生无业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原因。此外,还针对女性研究生学历获得者的收入问题,和男性同等学历的就业者进行对比,并找出在薪酬差异上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分别从女性自身、女性组织的支持和国家政策的制定等方面讨论了影响美国女性研究生培养和就业的因素。第六章通过对前文一系列数据的分析,以期对我国有所启示,并试图为我国女性研究生的培养和就业等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美国 女性研究生 培养 就业 薪酬平等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3.2;G64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
  • 1.2 文献综述10-13
  • 1.2.1 国内文献综述11
  • 1.2.2 国外文献综述11-13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3-14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14-15
  • 第2章 美国研究生教育概况15-25
  • 2.1 美国研究生总数统计及特点16-19
  • 2.2 研究生学位中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占比例19-23
  • 2.3 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23-25
  • 第3章 女性研究生培养数据分析25-35
  • 3.1 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25-27
  • 3.2 女性研究生人数及所占比例27-29
  • 3.3 女性与男性研究生的专业分布29-31
  • 3.4 女性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中的数据分析31-35
  • 第4章 女性研究生就业数据统计35-50
  • 4.1 女性研究生的就业数据分析35-38
  • 4.2 美国女性研究生无业问题现状38-42
  • 4.2.1 女性研究生无业率与男性对比39-41
  • 4.2.2 女性无业率增加的原因分析41-42
  • 4.3 女性研究生收入数据的统计分析42-45
  • 4.4 从女性视角看研究生就业问题中存在的问题45-50
  • 4.4.1 就业歧视问题45-47
  • 4.4.2 薪酬不公问题47-50
  • 第5章 从女性视角分析推动女性研究生培养和就业的因素50-56
  • 5.1 推动女性研究生培养的因素50-53
  • 5.1.1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50-51
  • 5.1.2 女性组织的支持51-52
  • 5.1.3 法案的制定52-53
  • 5.2 推动女性就业的因素53-56
  • 5.2.1 组织方面54
  • 5.2.2 政策方面54-56
  • 第6章 美国女性研究生培养和就业现状对我国的启示56-58
  • 参考文献58-61
  • 附录61-7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1-72
  • 致谢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艳红;;美国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学位趋势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叶荣贵;;美国反就业歧视国法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法制与经济;2006年08期

3 杨伟国;毛兢新;罗西;;美国妇女就业政策变迁[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4 孙沉鲁;美国研究生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朱宏清;陈鸣曦;;美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J];江苏高教;2009年03期

6 高惠蓉;;略论二战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J];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02期

7 刘晓农;叶萍;;美国、英国的反就业歧视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8 胡晓进;;“肯定性行动”与逆向歧视——以美国最高法院的相关判决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郝艳萍;;1964年民权法案对美国教育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延军;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金窗爱;中国当代女性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43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043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8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