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河北师范大学农村体育教育硕士现状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02:31

  本文关键词:河北师范大学农村体育教育硕士现状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硕士 教育资源 体育硕士


【摘要】:为了解决当前我国的农村教育的薄弱,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地区的教育,我国采取了多种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政策。像“国培计划”,免费师范生定向委培,特岗教师远程教育,优秀教师城乡轮值大学生支教和农村教育硕士等。 农村教育硕士作为其中的一种,最早于2004被提出,在2006年开始试点实施,在201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通过文献阅读发现:农村教育硕士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农村的教育水平,改善了农村教育的师资结构。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当前该项政策仍旧不太成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同时关于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发现对农硕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从社会学的宏观角度去看待这以政策,对于农硕自身需求,农硕在培养方式上是否恰当,以及在基层教育学的具体的效果,农硕学习中的具体需求等方面言者甚少,在结果分析中不具有代表性。对于体育学科农硕的研究更少,仅有几篇文献也就以体育农硕作为一个共性的例子来讲述当前农硕的具体存在现状,,并没有真正的就体育农硕作为个例来研究。 因此作者作为河北师范大学“硕师计划”的被培养者参与着体育学科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深入基层和返校学习的四年培养。根据自身经历和同学的交流发现存在不足之处,因此针对河北师范大学“硕师计划”体育学科培养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希望通过本次调研为河北师范大学今后的农村教育硕士体育学科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行动研究法。其中调研采用的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此次调研的对象主要是以河北师范大学“硕师计划”2010级2011级2012级2013级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以下简称体育学科农硕或者体育农硕)、培养学校领导、签约单位学校领导及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体育农硕和所在地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相关领导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在行动研究法中主要就是自身经历简述。 通过调研当前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农村教育硕士这一政策在具体的执行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农硕的选拔是公平透明的,在实施落实上不到位,体育农硕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一定作用;所开设课程中与基层教学结合不紧密,在基层教学中缺乏专业指导,农硕毕业后的再就业存在问题;通过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硕师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2.“硕师计划”体育学科选拔的生源为培养奠定基础。3.在政策执行上缺乏明确分工管理,河北师范大学在培养方式上需要进一步完善。4.在体育农硕培养上过于侧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培养。5.体育农硕生的自身定位不准。6.在农村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签约领导和高校领导的站位有分歧。
【关键词】: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硕士 教育资源 体育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807.4;G6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4
  • 选题依据10-12
  •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4
  • 研究目的12
  • 研究意义12-14
  • 1 文献综述14-26
  • 1.1 农村教育硕士基本政策的简介14-17
  • 1.1.1 农村教育硕士简述14
  • 1.1.2 政策内容简述14-16
  • 1.1.3 河北省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简述16-17
  • 1.2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在基础教育中的表现17-18
  • 1.3 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实施情况研究18-23
  • 1.3.1 近几年报考农硕的具体情况研究19
  • 1.3.2 全国范围内的政策执行情况研究19-21
  • 1.3.3 体育学科硕士及农村体育教学研究21-23
  • 1.4 农村教育硕士政策对我国农村教育的影响23
  • 1.5 研究不足23-26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26-30
  • 2.1 研究对象26
  • 2.2 研究方法26-30
  • 2.2.1 文献资料法26
  • 2.2.2 调查法26-28
  • 2.2.3 行动研究法28
  • 2.2.4 数理统计法28-30
  • 3 结果与分析30-46
  • 3.1 对当前体育专业农硕基本存在状况研究30-38
  • 3.1.1 签订合约情况调查分析30-31
  • 3.1.2 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三年实践调查分析31-34
  • 3.1.3 三年中面授学习及远程学习调查34-37
  • 3.1.4 脱产学习及毕业去向37-38
  • 3.2 对签约单位及培养学校的领导的调查38-41
  • 3.2.1 签约单位调查研究38-39
  • 3.2.2 培养学校调查研究39-40
  • 3.2.3 所在农村学校学生的调查40-41
  • 3.3 自身的经历及感受41-46
  • 结论与建议46-48
  • 参考文献48-52
  • 附录52-60
  • 后记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马先英,杨磊,沙磊;农村体育: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4 王章明,潘慧炬;如何建构有特色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5 杨卫安;;农村教育硕士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兼论教育硕士培养的城乡二元化倾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6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6年为农村学校 培养教育硕士师资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年Z2期

7 庞倩;;农村教育硕士职业认同与离职意向的关系分析[J];大学(学术版);2012年11期

8 高玉英;张春合;;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邓超华;王云兰;;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位性质与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04期

10 李建强;戴建兵;刘建军;赵夫辰;王运敏;王克勤;高清波;;“特岗计划”与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2期



本文编号:1129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129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4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