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17-11-20 13:30

  本文关键词: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高校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摘要】: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独具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招生选拔制度严谨与灵活并重,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培养模式,搭建个性化与产学研一体化、国际化相结合的培养平台,构建探究式教学与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以及模块化、多样化、综合性的课程体系,从本科生开始注重培养科研素养,实施严格的科研训练。
【作者单位】: 天津农学院社会科学部;
【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农业院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1YB025)
【分类号】:G649.712
【正文快照】: 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美国高校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研究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完善我国高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春生;美国和俄罗斯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2 洪成文;李湘萍;燕凌;;国际领袖型人才的培养:大学领导人的视角[J];北京教育(高教);2013年01期

3 陈贵梧;;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使命及其演变研究:基于使命陈述中关键词的词频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3年01期

4 潘金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科教育改革理念、举措及成效[J];复旦教育论坛;2014年02期

5 张杨;张立彬;马志远;;哈佛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2 汪建云;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和启示[J];保山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3 王燕晓;;美国高等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4 李远贵;;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宋一;;社会转型国家弘扬时代精神的经验与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6 李远贵;;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雷丽平;刘新春;;俄罗斯职业教育改革的探析与借鉴[J];东北亚论坛;2007年03期

8 张文静;李亚莉;;论弗莱雷的批判性思维[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9 宋一;;全球视野下弘扬时代精神的经验与启示[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吕浩雪;李联明;陈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2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郭世田;当代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吴淑芳;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莉;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董倩倩;大学生学习绩效对就业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陆伟;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汪建云;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文卫华;论中学生历史批判意识的形成及批判思维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韦日钊;美国高校科研职能的发展与启示[D];西南大学;2007年

7 卜克;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玮;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李志平;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10 胡燕;中美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雪莲;;美国研究型大学职能发展演变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2 李强;大学理念再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3 曾满超;王美欣;蔺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4 别敦荣;李晓婷;;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2期

5 季诚均;关于大学理念发展的历史考察[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6 于天罡;孙曙光;;耶鲁大学领袖人才培养的启示[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年02期

7 陈超;;中美顶尖研究型大学校长就职演讲内容的比较研究——基于词频统计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8 J.斯科特;;大学的使命:从中世纪到后现代的转变[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9 李茂林;;牛津大学:导师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07期

10 赵可;史静寰;;研究型大学在美国科技研发中的地位与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李祖超;国旗;;拔尖创新人才核心价值观现状调研与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22期

3 衡翠;李丹;移峥峰;;论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7期

4 卢建飞;史文津;;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5 刘齐军;柳珑;;《生物学基础》课程建设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年S1期

6 高海;沈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年01期

7 王银玲;张华;阎世梁;;普通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2年07期

8 曾德军;柯黎;;近十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综述[J];高等理科教育;2013年04期

9 李忠云;樊鹏;陈新忠;;农业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及启示——以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71位院士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10 朱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彬恒;陈遇春;;坚持改革与建设并重 推进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沈昌亚;;深化教育培训改革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3 郝克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温亚;刘伟;陈权;;拔尖创新人才心理韧性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以研究生为例[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卢秀萍;李瑞宁;;依托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 构建轻工行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实践[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陈俊;李新华;;地方性工科院校电气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赵忠;陈遇春;;农林高校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亢晓梅;方芳;;境外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模式及启示[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9 巩翔;;美国工程领导教育的特点及启示[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罗光缉;;试论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育人[A];《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育人》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 郝克明;高等教育改革催生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曹建文;珍惜拔尖创新人才[N];光明日报;2006年

3 记者 周丹波;我省着力培养宣传文化系统拔尖创新人才[N];甘肃日报;2007年

4 杨帆 李学峰;市人事局全面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工程[N];辽源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文亭;昌大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N];江西日报;2010年

6 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副秘书长 叶之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任务[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任丽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入“试验”阶段[N];中国改革报;2011年

8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洪银兴;认清历史使命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刘彭芝;对拔尖创新人才要早发现早培养[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杨明方;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冒”出来[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旗;拔尖创新人才核心价值观塑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2 高晓明;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D];兰州大学;2012年

3 张霜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张永雷;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徐昕;拔尖创新人才本科阶段的培养模式探索[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范兢业;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杨淞月;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9 张艳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辅导员工作的思考与探索[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沈田;信息生态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07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207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2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