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政治行为养成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0 14:16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政治行为养成研究
【摘要】: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对自己祖国的依恋与热爱,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爱国主义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奠基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对受教育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塑造青年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发展相互合作、相互依赖,但是冲突与矛盾也不断发生。当我国受到外来势力的威胁时,五十六个民族以爱国主义为基点团结在一起,共同御辱。但是部分民众在表达爱国诉求时,采取了暴力行为,如打砸抢烧、语言暴力,表现出非理性。非理性爱国行为成为国家稳定发展的障碍,丑化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悠久历史文化与民族形象。由此,必须要求民众要理性表达爱国热情。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应该被赋予时代性,即理性爱国,将朴素的爱国情感升华为崇高的、持久的、理性的爱国情感。本文共分为四部分内容,分析非理性爱国行为及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倡导理性爱国,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 第一部分:阐述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分析爱国主义在当今的作用及爱国主义在核心价值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第二部分:对非理性爱国行为的内涵进行定义,从六个方面概括非理性爱国行为的表现,进而分析非理性爱国行为对国家、民族、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损害民族形象、导致外交被动、影响社会稳定、助长暴戾之风。 第三部分:针对非理性爱国对我国发展造成的危害,提倡理性爱国。首先对理性和理性爱国行为的内涵进行定义,进而阐述理性爱国行为所应具有的特征:合法性、有序性、包容性、平和性、有效性。 第四部分:探讨研究当代青年大学生理性意识和全局观念缺失的表现,探究非理性爱国存在的历史原因,提出正确进行近现代史教育,加强大学生全球化意识教育。具体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增强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对策建议:第一、继承先锋和桥梁作用的优良传统。第二、全球化及全球化意识教育。第三、正确的近现代历史教育。第四、人文精神和群集行为规范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明义敬;;论大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龙艳鹏;;试论理性爱国主义行为的衡量标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3 资中筠;爱国的坐标[J];读书;1996年06期
4 吴潜涛;杨峻岭;;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J];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10期
5 卢黎歌;薛华;;试论爱国精神表达的情感与理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02期
6 孙天义;;危机背景下的青年理性爱国[J];时代教育;2013年03期
7 向绪伟;蒋东玲;;培育大学生理性爱国情感的实践反思[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8 孙友元;周凯;肖俊勇;;关于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路径研究[J];中国司法;2013年04期
9 马春玲;;和谐世界理念下理性爱国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迟梅华;;浅析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大光;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07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20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