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打造“学科尖塔”:创业型大学治理模式的创新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8-01-05 06:01

  本文关键词:打造“学科尖塔”:创业型大学治理模式的创新及其启示 出处:《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创业型大学 大学治理模式 学科建设


【摘要】:大学职能变迁和知识生产方式转变,是创业型大学治理变革的根本动因。基于打造"学科尖塔"理念的创业型大学治理模式,既是对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和社会问责的积极应对,也是对大学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承。我国大学治理制度体系建设要充分借鉴创业型大学治理的理念和经验,充分尊重大学的学术使命和大学的主体作用;要在现有治理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权力的制衡机制,规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疆界;要加强顶层设计、中层突破和基层互动,创新和丰富有效治理的载体和范例;要充分尊重所在国家、地区和大学本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建构基于学术价值观的特色大学治理体系。
[Abstract]:The change of university function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mode are the fundamental motivation for the reform of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governance.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governance model based on the idea of "discipline minarets". It is not only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social accountabi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but also an effective inheritance of the core values of the university.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system in China should draw full lessons from the concept and experience of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governance. Fully respect the academic 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main role of the university;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governance structure, we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power balance mechanism and standardize the boundaries of academic power and administrative power; To strengthen the top level design, middle level breakthrough and grass-roots interaction, innovation and rich effective governance carriers and examples;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respect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of the country, region and university itself, and to construct a characteristic university governance system based on academic values.
【作者单位】: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办;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成效与策略研究”(课题编号:D/2011/01/027)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我国大学在追求一流发展目标、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大学治理等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并进入到大学管理者和学者们的研究视域。教育部2011年出台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是国家政府层面对大学治理问题的积极回应和政策引领。实际上,大学正是在不断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和制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永芳;龚放;;创业型大学的生成机制、价值重构与途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10期

2 龚放;;大学“去行政化”的关键:确立大学行政管理的科学性[J];探索与争鸣;2010年11期

3 龚放;;“顶层设计”、“基层创新”与“中层担纲”——试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责任担当[J];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法;;论管理沟通理论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趋势[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龚天平;何为芳;;生态文明与经济伦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刘建国;张晓鹏;张宇峰;;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影响[J];北方经济;2009年14期

4 李方勇;;西方企业组织理论百年演变和发展综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刘宁;张彦通;;建设和谐导生关系的思考——基于近年来导生关系研究文献的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曹德骏;张林超;傅善平;;我国比较管理研究的学科发展问题[J];比较管理;2010年02期

7 胡振江,阴澍宇;人际关系组织理论及其公共意蕴[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8 袁锐锷,胡安娜;英、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9 陈伟;;“编外讲师”——德国学术职业生涯的独特设计[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10 杨明;;论德国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筹措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莹;;科学有效的管理与文化发展繁荣[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旭;;村民自治中的利益冲突问题分析[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莹莹;;19世纪柏林大学科研职能的实现途径及环境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刘红燃;;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解析[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王正斌;房路生;马晓强;;第四十七章 改革三十年来企业管理思想演进路径探析[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6 邱群生;;转向与协同:优化政府职能的现实选择[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罗凤;;泰罗科学管理中的人本思想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雄胜;张国法;刘旭;于成永;酆尘颖;;中国会计研究规范及其成效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9 王玉蓉;;从管理学视角解析内部控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许家林;蔡传里;;论我国会计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学术规范建设[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周杰;公司治理对归核化战略决策及其实施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黄志坚;全面报酬、敬业度和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李春阁;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闵劲华;公共财政支农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冰;英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海燕;基于岗位评价的星级酒店薪酬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李昊;市级税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湘潭大学;2009年

5 杜娟;论公务员的自我实现[D];湘潭大学;2010年

6 姬鹏超;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影响与启示[D];湘潭大学;2010年

7 孙立;试论政府管理制度改革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马俊;企业韧变能力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彭光灿;马克思人学理论视野下的人本管理理论重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荔宁;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宝昆;人的因素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德、美、日三国大学发展与高等教育思想家[J];外国教育动态;1988年01期

2 龚放;;试论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2期

3 刘永芳;;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高校资产公司:国际比较与政策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4 龚放;范利群;;高等教育改革“中层突破”的成功尝试——1996年江苏高等教育率先扩大招生的政策分析[J];江苏高教;2013年04期

5 王英杰;;学术神圣——大学制度构建的基石[J];探索与争鸣;2010年03期

6 龚放;;“中层突破”: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新思维[J];探索与争鸣;2013年06期

7 丁晓昌;;关于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冒澄;;创业型大学研究文献综述[J];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01期

2 向春;;创业型大学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3 亨利.埃茨科威兹;王平聚;李平;;创业型大学与创新的三螺旋模型[J];科学学研究;2009年04期

4 温正胞;赵中建;;创业型大学:比较与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5 王庆春;;建设创业型大学促教育转型[J];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07期

6 叶通贤;周鸿;;欧美创业型大学的辉煌成就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11期

7 王梅;;美国创业型大学的产生发展及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04期

8 朱永跃;马志强;;创业型大学视野下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新探[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01期

9 韩高军;;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创业型大学[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6期

10 李望平;;创建创业型大学风险探视[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振华;刘志民;;创业型大学:缘起、内涵与特征[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罗泽意;;多样及规性:创业型大学的真实命题与现实语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邵悦;;国际化视野下辽宁省建设创业型大学策略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许振亮;王贤文;刘则渊;葛莉;;国际创业型大学研究现状的信息可视化计量分析[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邓远;;美国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转型及启示——基于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视角[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大学高教所 冒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型大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舒平 张树亮 张雪桐;开展创业型大学试点促大学生创业[N];河北日报;2013年

3 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教授 曹tD玮;区域创新,,请创业型大学发力[N];苏州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钟伟;信息化铺就“创业型大学”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浙江农林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付八军;创业型大学的内部着力点在于培养创造性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浙江农林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付八军;创业型大学的外部着力点在于实现成果转化[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哈尔滨工程大学政策研究室 李平 宫恩威;行业特色大学宜向创业型大学转型[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福州大学党委书记 陈笃彬 福州大学校长 吴敏生;创建创业型大学路在何方[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天津大学 王军胜;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业型大学[N];光明日报;2013年

10 福州大学党委书记 陈笃彬邋福州大学校长 吴敏生;创建创业型大学 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N];福建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温正胞;创业型大学:比较与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彭绪梅;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金萍;国外创业型大学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静;创业型大学组织特征探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彭柳;基于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创业型大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安文旭;澳大利亚创业型大学发展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芬;中国特色创业型大学建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梅;创业型大学—一个新的大学理念之践履[D];兰州大学;2011年

7 许晓云;国外创业型大学特征及成功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马志强;西方创业型大学的兴起和发展[D];河南大学;2007年

9 王钟斌;创业型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梁镜源;中国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基本模式及发展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81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381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3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