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创设的动因述论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创设的动因述论 出处:《高教探索》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主要是在移植西方大学制度、大学寻求学术独立以及学术研究方式急需转变等因素影响下适时而起、应时而生的,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我国现代大学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功能。通过对这些动因的深入分析探讨,一可为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创建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及舆论支持,亦可为当前我国大学研究机构设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提供一些借鉴。
[Abstract]: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the creation of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mainly in the western university system, the University seeks to influence academic independence and academic research in urgent need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factors such as timely, timely, its main purpose is to further strengthen China's modern university science research and personnel training function. Through in-depth study analysis of these reasons, a study in our university hospital for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create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upport of public opinion and perfect, also the necessity and rationality of 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ion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作者单位】: 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649.29
【正文快照】: 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主要是在移植西方大学制度、大学寻求学术独立以及学术研究方式急需转变等因素影响下适时而起、应时而生的。由于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的研究院所是各个大学在移植西方大学制度并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自行陆续创办的,因此本文所分析的动因是一个贯穿于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彦昌;;傅斯年与明清档案[J];山东档案;2006年05期
2 宋学勤;;梁启超对历史统计学的倡导与实践[J];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香平;俞樾《诸子平议》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进全;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秋彦;《新潮》与新文化运动[D];汕头大学;2007年
3 张冀;“为人生”与五四新文学的理论建构[D];海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子秋;傅斯年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又华;化学教学中愉快情境的创设[J];卫生职业教育;2001年04期
2 陈剑光;创设问题情景进行启发式教学[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陈永刚;古诗意境美的表现和创设[J];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4 曾章钗;创设优良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科学素质[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5 井玉娥;谈“创新意识”培养中的“问题情境”创设[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顾健;;浅谈创设情境[J];科学大众;2008年09期
7 邹菁菁;英语课堂教学中语境的创设与利用[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8 王兆龙;;浅谈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2期
9 华源;;例谈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广西教育;2011年05期
10 周再荣;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的创设[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宋海燕;;民国乡村书院的演变——对庐陵两本书院志的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欣;;马长寿先生的康藏研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7 王波;任俊;;民国时期甘肃发行“节约建国储蓄券”历史背景及其版式[A];第二届西北五省区钱币学会协作会议专辑[C];2002年
8 慈鸿飞;;民国时期中国西部农业资源开发[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伟;;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对现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10 夏红艳;;民国时期湖北省枣阳县商会及其钱票[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六期[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嘉宾;民国时期成县的马帮和脚骡店[N];民主协商报;2005年
2 张声和;匹马曾经地尽头[N];温州日报;2006年
3 记者 陶玮邋实习生 刘莎;通元发现民国时期建筑[N];嘉兴日报;2008年
4 李万万;民国时期的改良年画[N];团结报;2010年
5 陈江涛 王俊明;特品特藏 双人双锁[N];中国档案报;2005年
6 林南中;纪念章见证民国时期漳州的一次体育盛会[N];闽南日报;2006年
7 陈香;学界反馈力量大《民国时期社会调查》出《续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记者 刘华;有力驳斥“民国时期西藏独立说”[N];团结报;2010年
9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的主要特色与成就[N];光明日报;2004年
10 张艳华 章慕荣;民国时期的一场中外香烟大战[N];团结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常伟;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山西大学;2009年
4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7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王芹;民国时期档案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3 刘月华;民国时期新疆石油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4 刘斌;民国四书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方;民国时期的新兴职业女性[D];吉林大学;2006年
6 苏刚;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志娟;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吕敏霞;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制度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金轲;额济纳旗土尔扈特史述论[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宋庆欣;民国时期北京娼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02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02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