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信息伦理认知与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信息伦理认知与影响因素研究 出处:《情报资料工作》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探讨高校大学生网络伦理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部分大学生漠视网络不健康信息和信息环境的污染,对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认识模糊,缺乏知识产权及网络伦理监督意识。研究表明,性别、年龄、专业和使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是影响大学生伦理认知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伦理认知程度的了解,帮助高校及图书馆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水平。
[Abstract]: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network ethics awar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 It i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disregard the network unhealthy inform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pollution .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roficiency of the sex , age , profession and the use of computer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tudents ' ethical cognition .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help to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ents ' network ethics awareness and help the university and the library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network ethics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
【基金】:天津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天津市大学生网络行为模式与伦理认知研究”(编号:TJTQ10-66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面向电子政务的地方政府知识共享研究”(编号:10YJC870019)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5.5
【正文快照】: 1引言信息伦理泛指信息产品获取、传播、利用以及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伦理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伦理关系。国内学者对信息伦理存在不同的理解。以沙勇忠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信息伦理又称信息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吕耀怀则指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复培;;浅谈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教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文军;信息社会 信息犯罪与信息安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1期
3 富靓;王芳;;大学生网络信息伦理意识调查研究[J];电子政务;2012年07期
4 孙红卫;杨惠明;;网络伦理与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探微[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年02期
5 张义兵,李艺;“信息素养”新界说[J];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6 王春强;;大学生信息伦理失范与信息素养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13期
7 沙勇忠,王怀诗;信息伦理论纲[J];情报科学;1998年06期
8 王文华;网络信息环境引发的伦理问题[J];情报科学;2001年12期
9 刘秀华;试析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伦理[J];情报科学;2003年02期
10 蔡连玉;;信息伦理:概念内涵与特征[J];情报杂志;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菊萍;信息犯罪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李楠;宋力;张志刚;;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文化内涵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张蕊,沈春军;构建网络伦理体系的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年04期
4 蔡连玉;;中美信息伦理教育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5 余胜,郭忠;信息技术伦理问题探略[J];图书与情报;2000年03期
6 文庭孝,张洋,周黎明,张蕊;中国信息安全现状略论[J];图书与情报;2004年06期
7 张立彬;齐景红;;信息道德建设刍议[J];图书与情报;2006年03期
8 屈敬华;;新课程下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吴炳全;;论大学生网络诚信的塑造[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吴彤;;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研究[J];成人教育;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姚轩鸽;;税收伦理问题初探[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管登高;黄婉霞;肖索芬;蒋渝;李洪武;陈家钊;涂铭旌;;屏蔽技术与屏蔽材料在电磁信息保密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周岑茗;卢天宇;;信息伦理发展及其困境破解[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4 秦亚兰;;高中生信息素养培养探究[A];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获奖论文集(上)[C];2014年
5 黄景文;周舟;石杰;;论职业教育中的信息素养培养[A];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计算机与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强;盗版行为中的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冯粤;公民信息权利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伦;Linux及其伦理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崔子修;网络空间的社会哲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晓辉;信息权利推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彭跃辉;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金刚;农村微型企业创业:创业者信息能力与创业绩效[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雪;上海市郊小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范志武;黑龙江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郭乙廷;“人肉搜索”涉及的道德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慧慧;信息技术课与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应慧博;信息犯罪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宇;网络干预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翁健彬;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昱人;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艳杰;网络交往伦理问题及其对策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冬梅,伍玉林;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特点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4期
2 张文杰,姜素兰;网络发展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3 余胜,郭忠;信息技术伦理问题探略[J];图书与情报;2000年03期
4 文军;信息社会 信息犯罪与信息安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1期
5 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6 杨振斌,黄开胜;“红色网站”的发展和启示[J];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10期
7 付国华;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构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李育红;网络伦理的层次性、根源与对策[J];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01期
9 刘志刚;以人文精神关注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危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滕秋茗;;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探析[J];情报科学;2007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彦尊;美日两国中小学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俊兰;;信息伦理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2 陈爱华;;信息伦理何以可能?[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孙录宝;;浅谈社会组织信息伦理问题[J];社团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4 张志丹;;企业信息伦理的学理透视[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杜丽杰;;网络环境下信息伦理问题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杨智慧;;信息伦理系统的层级架构[J];教书育人;2005年S7期
7 杨智慧;;信息伦理的内容和结构构成研究[J];教书育人;2007年06期
8 杨智慧;;信息伦理的成长与整合[J];教书育人;2007年24期
9 王彩霞;;构建校园信息伦理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甘肃农业;2006年09期
10 沙勇忠;;基于信息权利的网络信息伦理[J];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亚强;信息伦理与构建和谐信息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2 凌飞;信息伦理本质上是现实社会伦理的反映[N];社会科学报;2001年
3 钟山;信息伦理与道德自律[N];吉林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彦尊;信息社会视阈中的学校信息伦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洁;论信息伦理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琴;论个人信息伦理构建[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丁枫;信息伦理原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马秀娟;图书馆信息伦理及其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晓晴;档案信息伦理与信息立法同构[D];安徽大学;2007年
6 许坷鸯;全球信息化的伦理分析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姚燕;档案信息伦理问题的提出与原则建构[D];安徽大学;2007年
8 仇冰洁;中美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芝苹;我国高校信息伦理教育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10 邱菲菲;论档案信息伦理及其建设[D];湖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09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09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