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科研反哺教学的合理性及地方高校因应策略

发布时间:2018-02-19 18:12

  本文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研反哺教学 教学质量 科研实力 出处:《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科研反哺教学,是指高校集中资源提升学校科研实力,并努力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从而促进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事实表明,科研反哺教学不仅在理论上说得通,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学校科研实力的提升,既有利于吸引更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也能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在对高校进行分类指导的时候,要谨防"教学—科研"二分思维,将科研仅仅作为高水平大学的专利,削弱甚至剥夺地方高校的科研职能。
[Abstract]:Scientific research feedback teaching means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centrate resources to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trive to transform the advantag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o teaching advantages, thereby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Facts show that the teach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eedback not only makes sense in theory, but also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t is also feasible in practice.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of the school will not only help attract more excellent teachers and students, but als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ability. When carrying out classified guidance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should guard against the dichotomous thinking of "teaching-scientific research". Scientific research is only regarded as the patent of high-level universities, which weakens or even deprives local universities of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functions.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处;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地方院校高水平学科平台建设过程中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DIA100269)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魏红;程学竹;赵可;;科研成果与大学教师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名梁,陈士俊;大学办学特色研究述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张亚群;;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2期

3 马继龙;马高远;陈卫;李慧泉;;开设《中级无机化学》课程 提高学生的素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张应春;王成勇;;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策略探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5 李海萍;;关于高校定位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6年05期

6 刘澍;郭江惠;;现行高校分类模式:局限与超越[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成黎明,姚利民;论初级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J];航海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8 陈厚丰;;高校定位:自生秩序与分类引导有机结合——兼与邓耀彩博士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9 杨际军;;当前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2期

10 赵庆年;;高校定位与高等教育系统的建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岚;;对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的一些思考[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赛先;高等学校分类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叶們;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秦秋田;大学的现代性审视与合法性构划[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山鸣峰;人本与效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意忠;论教授治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谭志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学的使命[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杨如安;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大学学院制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翠荣;反思与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雪琳;我国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2 谢彦红;新升格本科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史芸;我国教学型大学合理定位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佑成;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永芳;江苏省属高校本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对接现状及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刑顺峰;现代大学内部理财机制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7 邓永宏;高等教育结构自主调节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段江飞;我国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历史考察与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9 王红悦;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定位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蔡映辉;论大学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J];高等理科教育;2002年02期

2 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3期

3 方黑虎,丁毅信,戴小莉,叶大鹏;论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利与弊[J];教育与现代化;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广达;;高校编制:淡化篱笆墙的影子[J];干部人事月刊;2001年11期

2 陈如林;;高校如何实施贯彻计量法[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2年01期

3 王印杰;吴洪峰;杨云英;曹家麟;;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危机管理体系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8期

4 苟增强;袁金德;;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5 鞠建峰;;试论专业建设与高等学校的发展[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6 夏丹凤;刘浩源;;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6期

7 邢钟琪;郝锡;;高等学校设备经费的来源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1年03期

8 赵治军;韩丽君;;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双语教学若干问题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1年04期

9 彭旭;;对高校“专业”内涵的初步理论探讨[J];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王素江;刘慧筠;;论高等学校党政信息的主要特征[J];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相生;孟雪征;郑晓英;;创造教育的内涵及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杜月升;;知识生产与高等学校体制改革[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余秉和;;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监督工作[A];中国建设会计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李勇;;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林武萍;尹析明;;对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6 童宣海;;我说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工作[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7 张婷婷;;加强服务意识,创新高校教务管理[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杨敏;;浅析影响高校政府采购效率的因素及对策[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朱瑞亮;刘毅;;浅议高等学校招标档案的管理[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孙景芝;柳治仁;;构建有效的学习型校园文化思考[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文锋;13个市都有高等学校[N];法治快报;2008年

2 霍铮;我省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行为[N];太原日报;2008年

3 记者张策;扎实搞好分析检查阶段工作 着力推进高等学校科学发展[N];天津教育报;2009年

4 山边;37部教材获全国高校优秀测绘教材奖[N];中国测绘报;2010年

5 记者 焦新;《高等学校保密知识手册》出版[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科首席专家 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劳凯声;高等学校的行政化问题及其改革[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通讯员 刘文初 叶若兰;黄冈师院拥有4个“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N];黄冈日报;2009年

8 全国人大代表 民革河北省委会副主委 廖波;高校不能没有大师[N];团结报;2010年

9 记者 高传立;新沂启动高校毕业生苏北就业学费补偿工作[N];徐州日报;2010年

10 刘海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大学生态中的“两校互竞”[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通贤;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控制与化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天天;我国高校技术资源转移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吴宏翔;市场经济中的高校组织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马焕灵;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及其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金明浩;高校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徐丽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杰;高校目标管理共有要素系统与路径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欢;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性质与地位[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杨耀;高校作业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谭斌;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理论与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积勇;高等学校现金流量表的设计与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6 李晓杰;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学分制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学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杨光(日韦);网络时代与高校德育社会化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志刚;高等学校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郑贤俊;新时期党的高校科学人才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17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17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1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