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 就业问题 影响因素 广西高校毕业生 出处:《广西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我国西部地方高校毕业生也逐年增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西部地方高校毕业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与处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毕业生相比,就业面临一些更为严峻的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本质上是经济发展和人才资源之间的配置问题,它事关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每一个毕业生的家庭及其前途。 本文以广西地方高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法对广西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回顾国内外相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和经典的就业理论,然后在分析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影响广西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因素,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专用性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回收以及社会资本这五大因素。然后以广西地方高校——广西大学2012届本科毕业生为例,选取人力资本因素和社会资本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借助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着重就社会资本对毕业生的就业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第一,个体人力资本积累越多,则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越大;第二,由家庭经济地位决定的社会资本不仅会影响毕业生的前途选择和就业的成功率,还会影响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行为和就业方向。最后就破解广西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给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graduates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western China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of graduate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day by day. Compared with the graduates in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along the eastern coast, employment is faced with some more serious problems.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college graduates is essentially a problem of alloca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uman resources. It relate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strong talent" and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lso directly relates to the family and future of every graduate. In this paper, local college graduates in Guangx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are used to study the employment of local college graduates in Guangxi. Firstly,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and the classical employment theory are reviewed. The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ing macro environmental factors, urban and rural dual labor market structure, specialized human capital, which affect the employment of local college graduates in Guangxi.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recovery and social capital are the five major factors. Then take Guangxi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2012 undergraduate graduates of Guangx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select human capital factors and social capital factors for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the help of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social capital's influence on graduates' employment,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first, the more individual human capital accumulates, the more competitive they are in the job market; second, Social capital,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economic status of the family, will not only affect the future choice of graduates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employment. It will also affect the behavior and orientation of graduates in the process of seeking employment. Finally, it gives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on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of local college graduates in Guangxi.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7.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建华;黎珍;;广西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郭永松,吴水珍;问题、思考与对策——医学毕业生就业思想状况调查[J];医学教育;1991年03期
3 宋岚,张勇;浅谈就业指导对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作用[J];中医教育;1994年S1期
4 方国元,,耿岚;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电力教育;1995年04期
5 马邦梁;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与择业的困惑[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6 徐建平;广西普通高校专业设置概况及分析[J];广西高教研究;1997年01期
7 陈保卫,汪庆华,康全起;论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导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1997年S1期
8 瞿振元;深化就业制度改革为实现“十五”计划提供人才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22期
9 王爱民;孙承智;;抓好常规建设开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新局面[J];新职教;2000年09期
10 徐锡杰;广西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鸿;吴新菊;;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其对策[A];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丁小浩;岳昌君;;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周建荣;;高职金融毕业生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基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经验分析[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4 ;从高考弃考现象看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吕屹;;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6 柯涛;贾冰;李向红;;广西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王舜华;;如何构建高职院校毕业生和谐的就业心态[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8 化存才;;高校招生规模与相关问题的动力学模型及政府调控[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艳琼;;广西高校体育专业“扩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10 吴荣华;;高职毕业生就业法律问题探析[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杰;多管齐下促毕业生就业[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新雄;千方百计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N];广西日报;2005年
3 莫然;毕业生就业牵动父母心[N];珠海特区报;2009年
4 记者喻兰、通讯员薛银;我州为14家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授牌[N];昌吉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汪涌;镇江:六大措施促高校毕业生就业[N];中国人事报;2009年
6 丁果;我市将采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7 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董一鸣;河南:“十件实事”力促毕业生就业[N];光明日报;2009年
8 记者 吕宝林;省上提出7条意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N];甘肃日报;2009年
9 牟光梁 记者 梅影;多举措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N];泸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沙青;云南农大9项措施促毕业生就业[N];云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锦;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李迎果;国家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3 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夏星;大学生就业市场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杨素华;林业新定位下的林业高校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赵珍;中国青年初次就业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7 孙泽厚;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戴勇;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陈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盛玉;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吴旭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付云蛟;某大学商学院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黄玉桃;现阶段我国高校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丁传伟;北京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北京奥运时期就业状况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李哲;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D];河南大学;2010年
8 段秋红;高职医学院校毕业生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及焦虑情绪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陈煜;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0 谢东宝;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40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406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