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本文选题:社会转型 切入点:青年教师 出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社会转型期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特征。在分析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建立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等对策。
[Abstrac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you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problems and cau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young peop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optimiz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roaden the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stablish a regula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chanism and other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分类号】:G6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谢斌斌;;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2 秦琴;;浅析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1期
3 刘建;;论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利萍;;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黄恩东;张波;;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素质培养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潘从义;;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与对策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4 沈雪妹;谢钢;;勒温的心理场理论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伍玉林;高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倾向的分析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6 刘凤英;重视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24期
7 张立涛;;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贤虎;社会转型期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的演变趋势、原因及评价[J];中国电力教育;1996年01期
2 张镇平;;全面关心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J];中国电力教育;1988年02期
3 张镇平;;全面关心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J];中国高等教育;1988年02期
4 李家利;;我校三名青年教师获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89年01期
5 杨本荣;试论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在职提高问题[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6 魏阎;我院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成绩显著[J];煤炭高等教育;1990年02期
7 海桦;浅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J];抚州师专学报;1991年04期
8 莫家俊 ,韦熙强;切实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6期
9 何小雅;加强青年教师在职培训[J];教育导刊;1991年Z1期
10 杨家荣;青年教师自我埋没探因[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少华;何瑞文;;社会转型期地方工科院校本科教育适应性探讨[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2 倪江;金宏波;刘国艺;;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A];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郑彩莲;;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发展的若干思考[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赵晓华;杨孝宽;贺玉龙;曹静;;浅谈上好每一堂课[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5 胡近;;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与教育探讨[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6 姚本先;何元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人生观现状的调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申烨华;王尧宇;李君;李剑利;唐宗薰;;以课程组为依托,落实管理措施,建设一流实验教学队伍[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王合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缺失和建构[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9 王芙蓉;何生;侯宇光;;高校青年教师专业课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刘彦华;曾宪翠;;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差异性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牛秀英;成立青年教师学术沙龙[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赵秉志;北师大刑科院五年的四首歌[N];法制日报;2010年
3 记者 彭德倩;复旦青年教师岗位津贴将大幅提高[N];解放日报;2011年
4 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单泠 高楚清;浙大实行青年教师交叉学习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记者 柯昌万邋杨晨光 实习生 秦明;西北农林科大送青年教师“留洋”[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中共广西师范大学委员会;把大学建成青年教师成长学校 用组织关怀搭建发展平台[N];科技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玉兰;教授,教和研谁重要?[N];光明日报;2011年
8 复旦大学校长 杨玉良;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优越人文环境[N];文汇报;2011年
9 王妍;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的素质[N];光明日报;2007年
10 位鲁平;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关注高校青年教师成长[N];人民政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俊超;大学场域的游离部落[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程瑛;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资源竞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赖铮;高校教师的人性化管理:生命关爱和价值发挥[D];厦门大学;2007年
4 屠火明;地方大学师德建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志英;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利哲;BX学院青年教师成长因素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明雷;高等工程教育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发展对策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何嘉昆;高校青年教师政治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代薇;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齐红;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蒋瑛;社会转型期高校青年教师道德价值观及其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宋宏福;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郭春珍;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魏玉华;基于人才强校背景下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张亚男;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干部角色的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09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095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