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院校地方化的制度主义分析——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
本文选题:行业院校 切入点:院校划转 出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行业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高校,划转地方后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是这类高校普遍面临的挑战。本文从组织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视角,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对其在隶属关系调整后所面临的环境变化以及所带来的挑战进行了讨论,深入分析了案例高校在办学目标、系科结构方面进行"地方化"适应的过程。其地方化特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多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在与地方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过程中,大学自身的实力也得到了增强。
[Abstract]:Trad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 kind of special universities formed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ow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y and society after being transferred to the local level is a common challenge faced by th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stitutionalism of organizational soci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y and society. Taking Wuh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challenges it faces after the adjustment of its 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and analyzes the case study on the objectives of running a university. The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adaptation in the aspect of department structure. Its localization features have been reflected in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talent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etc. In the process of benign interaction with local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strength of the university itself has also been strengthened.
【作者单位】: 武汉工程大学教务处;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行业划转院校转型研究”(编号:10YJC880040)阶段性研究成果 武汉工程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1611891)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荀渊,谢安邦;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理论背景与中国的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林,刘洪英;知识分子失业与高等教育改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梁启华;;关于大学定位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张益民;高艳利;唐松林;;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高校办学定位及特色建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1期
4 薛春艳;生态位理论视阈中大学定位问题的反思[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5 丁德全;关于我校新校园规划设计理念和原则的建设性意见[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陈冰玉;;论基于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之特色办学思路[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何根海;理清思路·找准定位·办出特色——谈池州师范专科学校的发展战略定位[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5期
8 马成志;现代远程教育的定位与使命[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3期
9 韩雪山;探讨电大发展:对一些问题的看法[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3期
10 黄知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炜;;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策略[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2 李云霞;雷国新;;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好独立设置地方医学院校定位[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宁;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叶們;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耀刚;高等学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陈翠荣;反思与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利;教学型高校学科建设的思路和途径[D];武汉大学;2004年
2 马英;“教学科研型”高校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马英;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改革与发展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费菊瑛;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经济学思考[D];浙江大学;2005年
5 蒋世民;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臣良;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途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王骥;精英—大众并存型大学及其办学定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李名梁;普通高等学校办学特色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陈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定位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于胜刚;弱势高校管理文化的反思与重塑[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丽华,李守福;企业自主与国家调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社会文化及制度基础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2 别敦荣,朱晓刚;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上的公平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3 荀渊,谢安邦;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理论背景与中国的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4期
4 洪芳;社会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5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6 胡建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特点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7 金顶兵,闵维方;论大学组织的分化与整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8 史朝;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思路——评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9 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10 胡建华;“后发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特点[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本宽;;强化办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杨红;辽宁省原行业院校划转地方后的办学定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10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1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