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职业寻获中心理资本的生成与获得

发布时间:2018-03-21 20:09

  本文选题:心理资本 切入点:职业寻获 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我效能感(或自信)、乐观、希望和坚韧性是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意愿、机会和能力是构成职业寻获的三个要件,四个维度的心理资本对职业寻获有着良好促动作用。通过生成与获得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坚韧为职业寻获创造良好的条件,最终实现优质职业寻获。
[Abstract]:Self-efficacy (or self-confidence, optimism, hope and perseverance) are the four dimensions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four dimensions has a good effect on career search. Through the generation and acquisition of self-efficacy, optimism, hope and perseverance to create good conditions for career search, and finally to achieve high-quality job search.
【作者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
【分类号】:G647.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3期

2 刘万军;;基于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6期

3 励骅;曹杏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3期

4 温磊;七十三;张玉柱;;心理资本问卷的初步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2期

5 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球;心理资本对职业生涯成功预测作用的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玲;;浅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实践[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饶丛权;;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陕西省四所大学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钟红梅;;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J];安顺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李林英;肖雯;;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调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雷刚;;自我效能感在羽毛球比赛中的作用及其培养途径研究[J];才智;2009年13期

6 李冬燕;;浅析自我效能感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7 郑松;唐海霞;;通过培养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J];成才之路;2010年29期

8 魏星;张金贵;;企业2.0时代战略管理会计主题探析[J];财会通讯;2012年16期

9 郝明亮;;心理资本浅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1期

10 黄竞;;浅析知识型员工的心理资本培养策略[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史江涛;王苗苗;;员工心理资本对其敬业度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李毅;;复杂工作环境系统中员工绩效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立;员工工作友情、心理资本与建言行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庆松;基于心理资本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高英;心理资本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耿昕;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赵丽华;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王洪松;当代中国的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建设[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黄丽娜;自我效能感和集体效能感的关系研究:来自两个群体的证据[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朱永跃;产业集群演化不同阶段对创业人才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洪博;企业员工情感承诺、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峰;创业者情绪智力及其对创业绩效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吕文娟;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蒋苏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陈燕飞;员工希望、幸福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齐斯文;不同证型中风偏瘫患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心理干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付丽;饭店员工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赵光利;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与员工敬业度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莎日娜;心理资本对职业探索行为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超荣,甘怡群;核心自我评价:一个验证性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王晓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3期

3 谭荣波;唐鹏;;大学生择业效能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J];高教探索;2009年02期

4 柯江林;孙健敏;石金涛;顾琴轩;;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总效应、效应差异及调节因素[J];管理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5 张莉;雷立钧;郎磊;;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就业指导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02期

6 高燕;那佳;李兆良;;提升女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应对就业形势[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年13期

7 白艳莉;;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职业成功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策略[J];经济论坛;2007年05期

8 周文霞;;职业成功标准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5期

9 袁成钢;熊艳;;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与调适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年33期

10 田喜洲;蒲勇健;;积极心理资本及其在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旅游科学;2008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志洪;核心自我评价、班级环境对中学生抑郁影响的多层线性模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飞平;;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13期

2 何见得;;成功力建设,从“职业指导”工作说起——“成功就业”研究系列成果之五[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8年08期

3 马树刚;;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职业;2011年21期

4 温瑞璋,陈彤;试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和方法[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黄伟;试论学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1期

6 仇静莉;;论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11期

7 陈品学;梁超;;对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J];职业;2009年35期

8 屈晓宁;;《职业指导》课程实施评价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业;2011年20期

9 张海燕;彭纪春;;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系统运作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0年10期

10 顾雪英;;论高校职业指导的递进式目标[J];教育与职业;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绍坤;;试论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周金玲;;如何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开展职业指导工作[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3 李盛兵;;战后美国职业指导理论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卢平;;加强职业指导 提高就业质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陆峻波;夏惠芸;;农业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考与对策[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沈苑;;创新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时勘;刘长江;张淑华;于文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指导对策[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8 周玲;王诗龙;;政府、社会与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9 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的促进措施[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杨景;吴继霞;;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校培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颜安明 黄敏;让职业指导成为大中专生顺利就业的“金钥匙”[N];人民政协报;2006年

2 颜安明;让职业指导成为就业“金钥匙”[N];团结报;2007年

3 首席记者 齐泽萍;我省培训首批公益岗位录用人员[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裴睿;促就业 加大对五类重点群体进行帮扶[N];成都日报;2009年

5 刘艳杰;大学生职业指导:现状、问题与对策[N];中国信息报;2008年

6 单鹏博 孙艳艳;固镇县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有实效[N];蚌埠日报;2009年

7 记者 盛瑜;鄯善多举措解就业难题[N];吐鲁番日报(汉);2011年

8 记者 郭伟;今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将超33万[N];河北日报;2011年

9 记者 宋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开展毕业生职业指导进校园活动[N];周口日报;2010年

10 林娟;当职业指导成为大学课程[N];福建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赵丽华;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陈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曾维希;大学生的生涯不确定感类型与症结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雅婕;大学毕业生职业心理适应整合测验方案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利群;完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洁;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及其在职业指导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唐尧;我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队伍建设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李晓涛;英国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赵燕;美国高校职业指导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戚人杰;大学生成功性就业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7 阙墨春;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素质要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张爱叶;高等师范生职业准备现状调查与指导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9 熊欢;基于生涯发展理论的大学生职业指导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10 张义秋;生涯发展理念下高校就业指导的目标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45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45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b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