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跨学科计算思维教学的认识与实践浅谈

发布时间:2018-03-22 01:28

  本文选题:跨学科 切入点:计算思维 出处:《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门跨学科课程的内容与教学实践的体会,该课程以网络为中心,以社会学与经济学的若干经典问题为背景,以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为语言,向学生展示了一种交叉学科尤其是计算思维在社会科学中运用的广阔图景。同时,作者也对当下开展跨学科与计算思维教学活动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开展这类教学活动实践的可行性提出了认识与思考。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ent and teaching practice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 The course centers on the network, takes some classical problems in sociology and economics as the background, and tak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as the language. To show students a broad picture of the interdiscipline, especially the use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in social sciences.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also puts forward the understanding and thinking about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carrying out interdisciplinary and computational thinking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he feasibility of carrying out such teaching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分类号】:G649.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总目次[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沈阳农业大学高教研究所3项成果获沈阳市第十八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励[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12期

3 ;吉林工商学院系列介绍(十四) 社会科学部[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黄勇荣;;论研究生教育中的跨学科课程整合——研究生教育系列研究之一[J];教育探索;2010年11期

5 邵燕芬;;以社会调查提升大学社科类专业的创新能力[J];黑河学刊;2011年02期

6 ;胜利油田师专1996年科研成果获奖情况[J];黄河学刊;1997年02期

7 杨红;浅论高校科研计划管理的规范性[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8 王经伦;;确立高新科技时代大科学思维方式的设想[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陈华杰;;关于激发高校社科研究力量社会贡献力的探讨[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年04期

10 韦翰飞;;我院教师张瑗等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198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普园媛;梁虹;杨鉴;;“信号与系统”教学建设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关兴;;瞿秋白与上海大学[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3 ;《学报》征稿简则[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前进中的北京物资学院[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沈杰;;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前景[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6 林明惠;;浅论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7 李勃;;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的历史考察[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8 胡玉转;王杨;刘世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与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9 刘海峰;;在教育与历史之间——高等教育史研究四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南京医科大学简介[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盛大林;从大学排行榜看社会科学之“轻”[N];发展导报;2003年

2 仇方迎;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成立[N];科技日报;2004年

3 潘懋元;繁荣大学哲学社会科学[N];福建日报;2002年

4 教育部部长 周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推动高等教育发展[N];光明日报;2003年

5 本报评论员 唐学鹏;大学拒绝经济学家的智力方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6 ;质量胜于规模[N];国际商报;2008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李纯一;社会科学需要破除理科思维[N];文汇报;2011年

8 顾海兵;陷入误区的中国大学排名 (上)[N];科技日报;2003年

9 ;LSE不仅仅关乎经济[N];国际商报;2008年

10 于蓓蕾;女性能力无“盲点”[N];联合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庞振超;1949~1998中国大学人文学科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玲燕;跨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适应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赵启峰;从大学生就业看大学数学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永东;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四川高校学科结构调整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王书侠;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洁;不同呈现方式对大学生电脑屏幕阅读成绩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夏玲;美国社会科学通识教育课程及其强国职能[D];河北大学;2010年

7 刘影;多元统计分析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肖迎春;论高校德育环境的优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建华;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及其道德调节[D];中南大学;2006年

10 罗仲尤;“场”理论视野下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46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46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5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