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以温州高校为例
本文选题:大学生群体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参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摘要】:构建一种提高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感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提高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主攻"方面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实践体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措施上的创新为切入点,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bstract]: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onstruct a model to improve the 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socialist core value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he innovation of the education content, the practice system,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the supervision measure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should be taken as the starting point.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set up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基金】:2010年温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温州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同状况调研”(课题编号:WSK1002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陆士桢;;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人民教育;2007年07期
2 杨中刚;;论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12期
3 周岚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调查与分析——以莆田学院为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杨雄;面对“第五代人”:新的教育与引导[J];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湖南大学 李莉邋彭世文;[N];光明日报;2007年
2 林春逸;[N];广西日报;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华斌;;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翁浩;;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途径[J];才智;2011年14期
3 吕保华;;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基于湖北省高校教工党支部的调查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2期
4 蒋学东;;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何健;余敢才;;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3期
6 丁敏娜;;结合高校学生生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大家;2010年14期
7 任丽,窦胜功;在校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分析与教育引导[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赵慧臣;张舒予;;全球视阈中的教育技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9 王海柳;;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党史文苑;2009年16期
10 燕艳;;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追求[J];当代职业教育;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地;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斌;硕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置的优化与创新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卫国;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岩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淑君;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会亭;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孟晓莉;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7 田玲玲;思想道德教育接受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冉怡;试论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肖云刚;当前城乡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蔡洁;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朱宗友;;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01期
2 梁伟新;李晓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李利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贺善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认同与冲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05期
5 丘秀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发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周平;;试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6期
7 叶永成;桂菲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位一体”教育模式探析[J];文教资料;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莉;陈东冬;;关于辽宁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调查分析[J];黑河学刊;2011年05期
2 于恩泽;赵彬;袁勋;邬丽群;;谈大学生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29期
3 熊艳;杨越;郭平;;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提炼——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原则[J];前沿;2011年12期
4 王晓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审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30期
5 钟明华;黄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6 马中全;李学军;;公安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7 洪瑜;;大学生合法性认同的建设[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8 李义丰;;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战略意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刘俊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神形统一”的科学体系[J];前沿;2010年15期
10 冯霞;王瑾;;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认同的思考[J];传承;2008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红涛;毕丹;;大学生群体盲人与正常人心理状态的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刘刚;;贵阳市大学生群体公德状况调查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吴桂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7年
4 林春玲;;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现实选择[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5 王智海;;抗震救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彰显[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周树智;;论科学发展观就是科学价值观[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季春;;中国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敖带芽;;作为软实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9 黄爱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晓东;;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保持和发展民主党派的进步性[A];本溪市各民主党派统战理论研究联合体第十七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YMG记者 李少鹏 通讯员 刘海军;为大学生群体开展母教培训[N];烟台日报;2010年
2 李斌、吴晶晶;大学生群体呈现四大特性[N];人民日报;2005年
3 李斌 吴晶晶;大学生群体呈现四大特性[N];中国社会报;2005年
4 李斌 吴晶晶;大学生群体四大特性引人忧[N];中国改革报;2005年
5 记者 宗河;2008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产生[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易锋;“蚁族”聚居大城市的背后[N];中国财经报;2009年
7 闫盛霆 张希栋 杨永刚;淄川区生源高校毕业生九成就业[N];淄博日报;2010年
8 万应慧;从“捆绑就业”说起[N];辽宁日报;2009年
9 特派记者 黄晓华;保障和促进我国女大学生就业[N];海南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刘雅玲;设置基金鼓励青年创业[N];珠海特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茅海燕;当代大学生群体政治心理研究: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考察[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荣丽;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晓燕;“偏离”与“重构”[D];上海大学;2008年
4 郑素侠;互联网使用与内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黄国辅;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冬卉;大学生多样性与教学针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何影;大学生恋爱及恋爱暴力调查与暴力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杨晓云;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成、归因及干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艺红;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的凝聚力[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彭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崔晴;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莫诗浦;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建荣;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有序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蔡苏州;当代师范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曦;SNS网站对于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关系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8 万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大学;2006年
9 王晓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朱茵;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消费文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31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3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