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协同创新的关键是体制机制改革
本文选题:协同创新 + 机制改革 ; 参考:《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20期
【摘要】:正为了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加强高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崭新模式,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协同创新,关键在于改革体制机制。一、推动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我国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建国初期"零起
[Abstract]:In order to actively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General Secretary Hu Jintao's important speech at the conference celebrating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singhua University, especially the requirement of "actively promot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The Ministry of Finance has initiated and implemented the "2011 Program for the Promo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aims to strengthen the deep cooperation among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industry enterprises, and to build a new model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We will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ountries.The key to achiev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to reform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First, the problems and obstacles existing in promot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have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宁滨;;全力推进协同创新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17期
2 高文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林涛;;基于协同学理论的高校协同创新机理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2 庞佳;吴春;;高校图书馆为中小企业提供协同创新的现状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年06期
3 周继良;;大学协同创新的内部现实困境与制度改进[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信心;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选择[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唐双宁;;三角形 中国经济模式的理想选择[J];中国产业;2010年03期
2 薛娇;陈礼达;;领会纲要精神实质 加强高校基础研究——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年10期
3 陈至立;;加强自主创新 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5年09期
4 张来武;;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软科学;2011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男星;王春春;;加强协同创新 建设一流大学——访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J];大学(学术版);2011年08期
2 剑萍;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与管理再造[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09期
3 郑士贵;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与管理再造[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11期
4 姜昱汐;胡晓庆;林莉;葛继平;;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政产学研的作用及收益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8期
5 ;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与管理再造[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10期
6 陈劲,王方瑞;再论企业技术和市场的协同创新——基于协同学序参量概念的创新管理理论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李应博;周立;何建坤;;协同创新服务视角下的中国大学创新能力转移[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02期
8 吴小蕾;;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年23期
9 张新婷;刘新艳;;基于动态开放网络的产业集群创新风险的防范[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10 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布毅;王占波;胡炜;代振华;;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理探微[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邓智团;;技术、制度与产业组织协同创新研究——以计算机产业网络化发展为例[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3 吴二娇;;协同创新视角下珠三角创新模式研究[A];第六届广东流通学术峰会暨“珠江三角洲流通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4 何苗;常好丽;杨海成;;基于共享智力模型的复杂产品协同创新平台研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七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前言[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晓光;沙彬;;基于动态核心能力的企业持续成长机理研究[A];中国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黄丽华;;大学科技园创新主体研究[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许庆瑞;王姝;柯红莲;;基于TIM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效能研究——浙江光谷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监理企业机制改革与发展的探索[A];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议监理工作经验交流和研讨材料汇编[C];2003年
10 白正平;;在改革的实践中摸索做好“人的工作”[A];实践与探索——北京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兴华;协同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最佳形式和途径[N];科技日报;2011年
2 CAXA、韩道阳;CAD的协同创新设计[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3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 万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将推进协同创新[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4 记者 纪爱玲;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专利推广成效显著[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5 文/定城;Power.org:“协同创新”时代宣言[N];计算机世界;2004年
6 赵殿顺 战吉祥;协同创新 追求完美 不断超越 永攀高峰[N];大连日报;2010年
7 记者 樊夫;客户协同创新能走多远?[N];中国电子报;2006年
8 佟洁;CCD如何走出创新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梁红兵;中国IC产业:协同创新迎战危机[N];中国电子报;2010年
10 记者 操秀英;北京协同创新联盟去年技术交易额达186亿元[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文献;KBE环境下面向协同创新的产品开发支持系统研究[D];上海大学;2003年
2 孙长青;长江三角洲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马家齐;协同产品创新中概念设计过程建模及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林莉;基于知识活动系统理论的大学-企业知识联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赵雪峰;基于价值网的电信运营企业协同产品创新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6 何鹏;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王向华;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智力资本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黄敏;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学科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9 于树江;集群式产业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10 宋李俊;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的集成组织及其关键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博;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绩效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方明;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徐梦;基于供应链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张婧;集群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黄蔚娟;创新孵化网络对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方瑞;基于全面创新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协同创新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梁真;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创新中机会主义防范与机制设计[D];重庆大学;2012年
8 赵秀花;京晋人才聚集效应与协同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9 邱群生;复杂性视野中的技术创新[D];东南大学;2005年
10 吴刚龙;福建造纸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45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4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