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地方与中央政府权力博弈分析
本文选题:中央政府 + 地方政府 ; 参考:《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4期
【摘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博弈关系与高等教育质量能否得以保障息息相关。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中央与地方政府存在着"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在"合作博弈"中表现为主动权力博弈形式,在"非合作博弈"中表现为隐性权力博弈、灰色权力博弈两种形式。合理划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权力界限,中央适度让渡一些权力给地方政府,中央和地方政府行使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权力时需要道德的规约是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必由之路。
[Abstract]:The power ga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whether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can be guaranteed.In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re are "cooperative game" and "non-cooperative game"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It is shown as active power game in "cooperative game", implicit power game in "non-cooperative game" and grey power game in "non-cooperative game".The limits of power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rationally delineated, and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should appropriately transfer some powers to local governments,It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o play a better role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高等学校个人教育产权研究”(09YJA880019)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立项课题“契约理论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JG08DA009)
【分类号】:G64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云辉;;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J];江苏高教;2011年05期
2 章玉立;朱明;周凯;;浅谈大学生村官计划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3 施文妹;陈霞;;地方政府民办高等教育扶持政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3期
4 杨宁;周达军;吴常文;张永正;刘逸君;;开展校地合作办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试论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07期
5 高松元;谢凌凌;;大学法权结构的型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蒋立杰;李俊林;;对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王丹;;浅谈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内江科技;2011年08期
8 杨宁;周达军;吴常文;张永正;刘逸君;;论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办学模式——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晏成步;;关于建立“生均拨款标准”的制度设计与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9期
10 李国昌;汝晓艳;;“通知”与“卓越计划”背景下实现政校合作机制的方法[J];职业技术;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彦才;;近代中国政府对私立大学的资助及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李华;;探索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 增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A];《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郭丽英;;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翁庆余;;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分级管理[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5 曹淑江;;高等教育体制分权问题研究——中央高等教育投资对地方高等教育投资替代作用的实证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谢地;刘佳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发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7 李德生;;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发展特征和学科建设等问题[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8 王军玲;胡宁燕;董静芳;;中日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制度比较研究[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9 曾上尧;郭丽君;;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短缺的现状与筹措对策[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史小猛;李峰;;试论我国高校债务风险的化解与防范[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童大焕;尊重实际更要明细算账[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2 南京晨报社 王石川;关注助学贷款无“动作”[N];东方早报;2005年
3 记者 冯爱君;今秋起高校生可多渠道申请奖(助)学金[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崔克亮;“想靠国家给大学更多的钱,,一时半会没戏!”[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5 萧淑珍;引导毕业生就业,政府该扮演什么角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黎大志;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协同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7 熊丙奇;武汉高架桥之争:大学与政府如何相处[N];东方早报;2008年
8 赵志疆;谁来为高校的巨额债务埋单[N];广东科技报;2006年
9 赵小剑;“化解高校负债危机应采取真正市场化手段”[N];南方周末;2007年
10 ;评估性质和周期需调整[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军;民办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庆豪;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生成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潘力;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高等教育投融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彭红玉;政府激励与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林荣日;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D];复旦大学;2006年
7 饶爱京;江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金光(Balgan Altangerel);中国与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结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晖;转型期的地方大学治理[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梁淑红;利益的博弈: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高峰;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贾宁;公立研究型大学与地方(州)政府的关系之中美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陈锋;政府间高等教育投资责任划分与实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4 李倩;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杨晓丹;论地方政府在产学研结合中的职能及其实现[D];中南大学;2004年
6 田欣舞;中国高等教育财政责权划分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彭静;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建[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根珍;中国与韩国产学研结合机制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赵顺英;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夏晓平;内蒙古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优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57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5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