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治理的内在逻辑与模式选择
本文选题:大学自治 + 大学治理 ; 参考:《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摘要】:大学自治是大学治理的内在逻辑,也是大学治理的原型。大学自治在近代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国家主导型、专业中介型和社会参与型三种治理模式。二战后,美国大学开始领导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其大学治理模式也逐渐成为大学治理的典范而被其他国家所效仿。美国大学的成功就在于大学自治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在大学治理上凸显了社会参与、专业自主、政府引导、公共选择与大学自治相结合的特色,形成了一种多元治理结构。对于我国大学而言,社会参与治理是遏制大学行政化趋势蔓延的一种有效选择。
[Abstract]:University autonomy is the internal logic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and the archetype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university autonomy has gradually evolved into three types of governance models: state leading, professional intermediary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After World War II, American universities began to lea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 and their university governance model gradually became the model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and was emulated by other countries.The success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lies in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university autonomy and market mechanism, which 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professional autonomy, government guidance, public choice and university autonomy, and forms a pluralistic governance structure.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governance is an effective choice to curb the spread of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880021)
【分类号】:G6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宋晓云;胡青;;特殊的社会阶层: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与教师[J];求索;2006年05期
2 熊庆年;代林利;;大学治理结构的历史演进与文化变异[J];高教探索;2006年01期
3 赵成;陈通;;现代大学治理结构解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陈鹏;刘献君;;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与完善[J];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2006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阎光才;整体性坍塌之后——当代知识格局变迁与大学普通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3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4 施晓光;20世纪美国人文主义高等教育思想的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5 王保星;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学终身教职教师工作业绩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6 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四个时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7 郭德红;;美国著名大学校长的整体知识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刘明琼;切实加强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的教育[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矫海霞;西方教育中的师道理念与师德规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李亦桃,黄小白;孔多塞终身教育思想刍议[J];成人教育;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仁东;;大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协调机制探析[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2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3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慧洁;巨型大学组织变革[D];厦门大学;2003年
6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晖;论英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历史演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彭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学历社会[D];厦门大学;2001年
4 陈小东;大学城规划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建香;我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的短缺问题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张琦;智能课件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君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于凤银;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9 彭建国;中、日、美高等教育法几个问题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昌波;区域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民主化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必由之路[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郎益夫,刘希宋;高等学校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2 熊耕;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特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3 熊庆年;代林利;;大学治理结构的历史演进与文化变异[J];高教探索;2006年01期
4 孙建荣;;美国“学习质量改进项目”认证分析及其启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04期
5 朱明;高校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约束机制[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02期
6 郭海;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构成变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7 赵成;陈通;;现代大学治理结构解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熊耕;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起源及其形成动力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9 彭虹斌;西方五国大学自治的演变及特征[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覃壮才;;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模型探析[J];教育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慧娟;关于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春晖;常森;卢霞飞;;大学章程:我国大学治理模式变革的呼唤[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9期
2 湛中乐;;现代大学治理与大学章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9期
3 周光礼;;高等教育治理的政策范式:办学自主权的国际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4 马陆亭;;大学章程的法治精神与要素内容[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9期
5 湛中乐;谢珂s,
本文编号:1757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57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