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及其转型

发布时间:2018-04-26 20:34

  本文选题:思想政治教育 + 现代性 ; 参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课题,它直接呈现给人们多种困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现象和原因具有多重结构,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解困的基本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用改进的思想指导实践、从"旧政治"转向"新政治"、参与者合作建构权威、现代交流方式等,将是驾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基本理路。
[Abstract]:The moder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unavoidable task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modernity phenomenon and reas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ve multiple structures and form complicated relations. The basic method of solving difficulties is to realize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uiding practice with improved ideology, from "old politics" to "new politics", participants' coope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authority, modern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so on, will be the basic rational way to control the moder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YJA710055)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基于社会、历史、系统视野的考察[J];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3 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精神与实现形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之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万资姿;网络伦理与既有伦理的差异与联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徐从辉;;网络文本逻辑与城市想象——以70后、8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为中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陈克军;;合同债权性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沈学习;张清湘;;生命价值的回归·历史文明的反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李琪;;试论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8期

7 余吉生;论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思想工作的着眼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姚其煌;李小兰;;知行合一: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逻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10 王智杰;左停;;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吴有能;;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全球化论述的一个侧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窦亚平;;从全球化理论看太虚法师佛教改革[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文龙;王夏峥;;社会信任与社会交往的研究初探——基于“2009年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调查”西安数据分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贾海薇;;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府治理变革的制度创新——基于广东探索的思考[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张扬金;;交汇口处的权力异化与矫正——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区务人员腐败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高知鸣;;政府信息共享的行政法研究[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永木;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小剑;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林X;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赵明;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DM广告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申腾;日常政治视野下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行动探析:基于HB社区的个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黎鸿;王淑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孙其昂;论依靠全社会共同来做思想政治工作[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之维[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孙其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基本问题的探讨[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朱少华;积极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科建设的社会学视野[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3年06期

6 刘少杰;;现代化、后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意识形态研究——西方社会学意识形态研究的历史演化[J];江海学刊;2010年04期

7 刘松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意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06期

8 董金权;苏国红;;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学视野再拓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9 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基于社会、历史、系统视野的考察[J];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10 孙其昂;;思想政治工作现代转型与基本精神[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锐;;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现代”和“传统”——兼论“现代性”文学批评话语的迷误[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2 丁晓原;;媒体,作为中国散文现代转型的生态[J];江海学刊;2006年01期

3 郑崇选;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正本清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黎欠水;;人的现代化与中国行政人格的现代转型[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唐忠毛;;都市佛教文化功能的现代转型与当代价值[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戚真赫;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性质及其分期[J];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7 崔唯航;关于现代性、全球化与中国知识的文化反思[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冯宪;;农民工现代转型机制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叶诚生;;从小说界革命看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历史指向[J];东岳论丛;2010年07期

10 夏周青;;中国农村社区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考察视角[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陈家琪;;现代性背景下的宗教与信仰问题(发言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邢颖;管巍;;全聚德商业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4 詹艾斌;;新写实小说的现代性书写二题[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任映红;;自我形塑:古村落农民的现代性嬗变[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高连克;;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反思:论发展的现代性后果[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韩震;;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韩震;;本质主义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曾一果;;重建上海的“现代性”:一份杂志与它的“城市”[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10 张谦;;孔子孝道理论的现代性——孔子孝道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与价值[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卫;没有灵魂的现代性[N];美术报;2006年

2 赵嗣胤;回到自己的历史传统[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高鑫 吴秋雅;现代性的诉求与文化价值的重建[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李进书;谁将成为现代性的主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 吴铭;GNH:现代性道路的多种可能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日昌;破碎的笼穴与“流动的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唐文明;现代性征服中国:换位透视的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资源[N];社会科学报;2005年

9 张汝伦;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共谋关系[N];文汇报;2002年

10 执笔人 张旅平;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长山;现代性与私法文化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蒋炜;现代性的社会控制图式转换[D];吉林大学;2005年

5 方世忠;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雪松;公民文化与法治秩序[D];黑龙江大学;2005年

7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杜伟;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性审视[D];苏州大学;2009年

9 杨学民;现代性与台湾《现代文学》杂志小说[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钟丽茜;回忆与存在[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利民;质疑新文学“不证自明”的现代性[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2 于惠;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现代性意义[D];苏州大学;2006年

3 刘倩;民族主义:历史、现状与未来[D];厦门大学;2006年

4 金及云;现代性及鲁迅个体生存观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戴伟平;诗歌翻译与现代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全峰梅;模糊的拱门——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学考察[D];广西大学;2004年

7 拜云洁;日本平面设计审美意味的民族性和现代性[D];河南大学;2005年

8 叶晓波;中国工笔画绘画语言的现代性探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9 黎明;出场与退场[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锦丹;现代性的焦虑、想象与颠覆——论先锋小说及其深层悖论[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07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07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4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