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章程建设——基于现代性论域的分析
本文选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 章程建设 ; 参考:《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01期
【摘要】:制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章程,一方面要厘清这些院校与研究型重点大学及一般高职高专院校的区别,它们之间的差异性集中体现在大学章程制定和建设的价值理念上,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章程建设的个性特点集中体现为多元统一的价值诉求;另一方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章程在形式有效的制度性设计与注重实效的举措上,又与其他院校存在共性特征。
[Abstract]:To formulate the statutes of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on the one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colleges and research key universities and gener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embodied in the value concept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charter.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form of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design and pragmatic measures, And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common features.
【作者单位】: 盐城工学院高教研究所;盐城工学院社科部;盐城工学院教务处;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立项课题“高校学术管理多元主体的权力耦合机制研究”(课题编号:DFA100302) 盐城工学院2010年校级科研项目“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XKY2010030)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昕欣;张德祥;;关于高等学校章程制定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2 米俊魁;;大学章程的法律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9期
3 湛中乐;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03期
4 陈学敏;;关于大学章程的法律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张文显;周其凤;;大学章程:现代大学制度的载体[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20期
6 徐同文;;以服务区域社会为己任 建设地方高校服务平台[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2期
7 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小霞;;从抽象理性批判到资本批判——马克思对黑格尔现代性诊断的批判与超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齐贵云;;现代性视域中的苏北现代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马剑银;;哈贝马斯的基本权利观——商谈论视角的基本权利体系重构[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牛宏宝;;时间意识与中国传统审美方式——与西方比较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陈金钊;;反对解释的场景及主体[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6 吴楠;朱虹;;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政治意蕴[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7 党圣元;;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J];北方论丛;2009年03期
8 张晶;;当代文学艺术中的审美现代性因素[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9 剑雷;;主人还是奴隶?——关于“认同何以成为问题”的读书札记[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2期
10 柳贡慧;徐静姝;鲍洁;唐少清;;应用型大学建设发展之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永康;;“天才”的出场——国外阿多尔诺哲学研究述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胡绪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胡绪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4 张盾;;在什么意义上黑格尔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思想源头?——从“卢卡奇-科耶夫解读”看[A];“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粤;;略论马克思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理论语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汪帮琼;;论知识的客观本质及其对于现代文明的复杂意义[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7 刘中起;;和谐社会构建与中国现代性的实践——兼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秦燕春;;“文化遗产”对当下精神生活的启示意义——以“苏州评弹”为中心[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高燕;;现代性的后果及其教育反思[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吕宏波;;梁启超的“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7 张邦卫;媒介诗学导论[D];浙江大学;2005年
8 山小琪;现代性的制度之维[D];复旦大学;2005年
9 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陈振华;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柏久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与中美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威;场域视角下的抽象绘画与具象绘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8 吴进华;行政正当视野下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詹国旗;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道德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李晓;三湾改编中的现代性意蕴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贵聪;;英国大学特许状及其治理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阎凤桥;对英美大学校长管理体制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4期
3 张君辉;;论教授委员会制度的本质——“教授治学”[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5期
4 胡肖华,徐靖;高校校规的违宪审查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程雁雷;高校退学权若干问题的法理探讨——对我国首例大学生因受学校退学处理导致文凭纠纷案的法理评析[J];法学;2000年04期
6 刘承波;;大学治理的法律基础与制度架构:美国大学章程透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李昕欣;张德祥;;关于高等学校章程制定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8 米俊魁;;大学章程与高等教育法等概念辨析[J];教育与现代化;2007年03期
9 陈敏;;我国现代大学章程的缘起与困境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7期
10 温辉;受教育权可诉性研究[J];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劭馨;;一部富有现代性的作品——读熊正良长篇新作《别看我的脸》[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朱君安;;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体现——“汪曾祺热”缘由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林朝霞;;五四文学现实主义的缺席[J];东南学术;2006年03期
4 宋保平;;现代性下体育教师专业化与体育教师角色定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刘朝阳;;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温奉桥;李萌羽;;赵树理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J];齐鲁学刊;2007年06期
7 赵辉;;试论《红旗谱》中的现代性因素[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8 卢风;;启蒙、现代化与现代性[J];教师博览;2008年10期
9 王笛;;关于媒介霸权的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王海洋;;“现代性时间”及其文化价值反思[J];求是学刊;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陈家琪;;现代性背景下的宗教与信仰问题(发言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邢颖;管巍;;全聚德商业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4 詹艾斌;;新写实小说的现代性书写二题[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任映红;;自我形塑:古村落农民的现代性嬗变[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高连克;;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反思:论发展的现代性后果[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韩震;;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韩震;;本质主义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曾一果;;重建上海的“现代性”:一份杂志与它的“城市”[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10 张谦;;孔子孝道理论的现代性——孔子孝道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与价值[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卫;没有灵魂的现代性[N];美术报;2006年
2 赵嗣胤;回到自己的历史传统[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高鑫 吴秋雅;现代性的诉求与文化价值的重建[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李进书;谁将成为现代性的主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 吴铭;GNH:现代性道路的多种可能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日昌;破碎的笼穴与“流动的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唐文明;现代性征服中国:换位透视的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资源[N];社会科学报;2005年
9 张汝伦;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共谋关系[N];文汇报;2002年
10 执笔人 张旅平;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长山;现代性与私法文化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蒋炜;现代性的社会控制图式转换[D];吉林大学;2005年
5 方世忠;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雪松;公民文化与法治秩序[D];黑龙江大学;2005年
7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杜伟;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性审视[D];苏州大学;2009年
9 杨学民;现代性与台湾《现代文学》杂志小说[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钟丽茜;回忆与存在[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利民;质疑新文学“不证自明”的现代性[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2 于惠;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现代性意义[D];苏州大学;2006年
3 刘倩;民族主义:历史、现状与未来[D];厦门大学;2006年
4 金及云;现代性及鲁迅个体生存观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戴伟平;诗歌翻译与现代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全峰梅;模糊的拱门——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学考察[D];广西大学;2004年
7 拜云洁;日本平面设计审美意味的民族性和现代性[D];河南大学;2005年
8 叶晓波;中国工笔画绘画语言的现代性探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9 黎明;出场与退场[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锦丹;现代性的焦虑、想象与颠覆——论先锋小说及其深层悖论[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17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17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