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信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的构想
本文选题:微信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参考:《中国科技产业》2014年02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手持智能通讯设备的日益普及,"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讯方式,以其便捷、跨平台等优势,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重要的交流手段,同时也给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微信"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英语学习方式,在双方或多方的信息互动下,利用"微信"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多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之目的。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将"微信"的使用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利用科学技术辅助教学,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hand-held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devices, WeChat, as an instant messaging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ce, cross-platform, and so on.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study and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brought a new opportunity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create a new way of 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WeChat. Under the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of two or more parties, the use of WeChat can fully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bring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to full play.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By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sing WeChat at this stage, this paper summarizes a set of new teaching models suitable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hich permeates the use of WeChat into the teaching links and makes u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assist teaching. In order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autonomous learning.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G642;H3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琳;;QQ群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3年23期
2 万文龙;;博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构想[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向辉;Blog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2期
2 陈向东,王兴辉,高丹丹,张际平;博客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张庆宗;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董蕾;;教育博客开辟新开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4年12期
5 付先军;博客与现代教育的整合初探[J];教育信息化;2005年01期
6 杨行胜;;网络博客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04期
7 束定芳;;呼唤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J];外语界;2005年06期
8 邢富坤;;博客与现代外语教学[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1期
9 胡三华,汪晓东;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远程教育杂志;2004年01期
10 杨玲;创建个人Blog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丽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2 龙丹;李韦豫;;从听力自主学习系统看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建构[J];海外英语;2011年02期
3 鲁硕;;建构主义模式下的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胡先志;温键;廖英;;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英语网络课程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5 曹敏;;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1期
6 许桂花;;建构主义理论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李灏;;发现式教学方法与现代大学英语教学[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8年01期
8 李丽君;;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启示[J];英语教师;2010年02期
9 庞黎;;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合班教学模式新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司源;;试论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应用[J];铜陵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立体教学模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2 刘敏;张玉萍;;论大学英语中形成性评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3 王国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n\;孙玫玫;张丽;;用参与教学法强化电视教材编导教学中的自主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颜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乐园[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李志凯;赵俊峰;;小学教师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冯学身;;简谈贫困山区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陈雪华;;体验新课标,浅谈小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引导[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9 张洪雁;周德信;郭雪松;;第一次家长调查情况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洪俊彬;;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张成;“自主学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N];中国体育报;2007年
2 梁国祥;自主学习何其难何其假[N];中国教师报;2005年
3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唐翠华;加强自主学习 提高综合能力[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泗阳县实验小学 王志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N];江苏教育报;2011年
5 新华社记者 刘志杰;企业自主学习渴望社会资源[N];科技日报;2001年
6 浙江省兰溪市灵洞中心学校 王顺宁;基于自主学习的体育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N];学知报;2010年
7 周峰 何文华;自主学习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N];中国教师报;2006年
8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王素珍;自主学习 为外语教学搭建创新平台[N];光明日报;2008年
9 蔡明;剖析:网络环境中的自主学习[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潍坊市临朐县第一实验小学 赵玉慧;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自主学习的心理效应[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万校基;网络借贷(P2P)平台的成长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崔雅萍;多元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何明霞;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吴本连;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梅珊;基于复杂agent网络的病毒传播建模和仿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陈春林;基于强化学习的移动机器人自主学习及导航控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张敏;教师自主学习调节模式及其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天清;高校自主学习空间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2 冯国华;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艳;自主学习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金彩虹;自主学习及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5 马俊峰;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D];延安大学;2010年
6 杨淑芝;在生物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秋香;理工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模式对自主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8 徐九延;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丽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宋金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初中化学自主学习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20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205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