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范教育转型与坚持师范性
本文选题:师范教育转型 + 师范院校 ; 参考:《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摘要】:师范教育转型旨在以制度创新作为切入点,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教育的质量。但不少转型师范院校在办学目标、教育课程建设和学术研究等方面遭遇了师范性缺失的尴尬。转型师范院校应坚持师范性,发挥教师培养的主体力量作用,实现教师培养的质的提升和飞跃。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normal education aims to tak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s the entry point , improve the school ' s running level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er education . However , many of the transformation normal colleges have encountered an embarrassing lack of teachers ' education in the aspects of school - running goal , educationa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
【作者单位】: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B788)研究成果
【分类号】:G6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谢安邦,唐玉光,荀渊,母小勇,孟洁;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目标、对策与措施[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海民,孙士杰;试论教师专业化及其专业化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易红郡;借鉴美国教师教育认定制度,推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3 王昌善,唐松林;我国中小学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建设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4 张秀阁,吴江;中国教师教育:理念·模式·目标·结构[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11期
5 李国庆,张正锋;论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性[J];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6 魏彦红,李玉侠;师范院校转型过渡期的教师教育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7 吴江,张秀阁;中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走向[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谢安邦;重点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政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9期
9 李瑛;关于高师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徐君;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教育专业自学考试的改革对策[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晓东;对我国高师体育院系综合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2 时伟;专业化视野下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唐松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论科学与人文在高师教育平台上的现代整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邬春芹;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袁筱平;中等师范学校教育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兰军;广西高师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段艳霞;综合性高校办理教师教育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谢小连;高等师范教育的艰难探索[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崔彦;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经验与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英配昌;中小学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反思与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枝琳;云南省高等师范教育体系开放化的政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学文;我国高师本科院校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爱莲;;师范院校开设“教师礼仪”课程的必要性和途径[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余先荣;;《孙子兵法》与师范院校教育管理浅论[J];教师;2011年17期
3 赵敏;;浅谈师范院校的德育途径——网络[J];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4 仝国斌;;师范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5期
5 贺曲;;师范院校提升工科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6 贺曲;;论加强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中国青辅协:让科技教育在师范院校扎根发芽[J];科技传播;2011年13期
8 陆晓燕;;试论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师责任感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8期
9 李梅;;师范专业强化教师基本技能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刘殿斋;;师范院校开设《现代实验技术课》的初步设想[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庆华;;师范院校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2 孙士富;;师范院校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葛翠茹;;试论师范院校如何应对WTO的挑战[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4 徐项桂;;师范院校生理学教学与时代接轨的实践和体会[A];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王传旭;;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庞丽娟;;对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及师范院校自身特点的思考[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徐轲;;师范院校法学学科应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陈华;;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共创文明校园[A];研究与交流——北京高校后勤学生公寓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3年
9 张艾如;;学习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 加快和深化师范教育改革[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10 张斌贤;;编写《外国教育史》教材的体会[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云南师范大学 杨燕江;师范院校教育应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N];云南科技报;2009年
2 记者 李鹏翔 王敏;全国所有师范院校推广公费制度[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本报记者 林溪;师范院校应适应、服务、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N];中国教师报;2010年
4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顾明远;师范院校向何处去[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董洪亮;田野盼望师范院校的春风[N];人民日报;2010年
6 记者 汪伟 见习记者 魏_g;师范院校开设班主任专业课[N];天津日报;2010年
7 若冰;有感于温总理“把最优秀的学生吸引到师范院校”[N];工人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李伦娥;“特岗教师”招聘背后的结构隐忧[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师范院校如何发展[N];光明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武勇;师范院校应该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薛家宝;师范院校竞争战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林木村;台湾高等教育的辩学模式变革与发展[D];苏州大学;2011年
4 王芳;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教育实习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娜达莎(Tyuryukhanova Natalia);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苏州;当代师范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芬娜;论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徐萌萌;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郭利;我国师范院校贫困生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5 郭春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的再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国华;师范院校环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伍复康;我国师范院校结构调整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冯大霓;师范学院学生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万娟;师范院校文化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顾聪;师范院校校园文化构建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57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57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