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过程质量的评估与保障
本文选题:学生 + 学习过程 ; 参考:《江苏高教》2012年04期
【摘要】:从学生的视角来反映高等教育质量,既具合理性也有必要性。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质量的评估与保障,对改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方式及完善质量保障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学生学习过程质量保障应遵循基本原则:一是强调学生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必须与坚持高校的学业标准和学业要求相结合,二是突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的学生视角应当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保障相结合。
[Abstract]:It is both reasonable and necessary to reflect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valuation and guarantee of 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ssessment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quality assurance of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should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s: first, emphasizing the position of students in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must be combined with adhering to the academic standards and academic requirem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econd,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guarantee of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2010年度重大攻关课题“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研究”(项目批准号:10JZD0038)
【分类号】:G6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建华;高等教育价值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苟建明;;发展性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2 章建石;;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表达与教学评估变革[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2期
3 刘巨钦;朱健;;独立学院教育质量保障的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4 刘明艳,郑宏;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杨继霞;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及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6 李丽丽;;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03期
7 龙喜平;刘持道;;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的经验及启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张国强;李志生;陈友明;李念平;欧阳浪琴;;基于教育国际化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定位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6年03期
9 梁玲;;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J];经纪人学报;2006年02期
10 张艳;《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八大导向[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颖;基于学生利益的我国高校收费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理;论高校教学评估的教育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樊华强;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人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洪彩真;高等教育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立立;普通物理反思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碧云;我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构建[D];武汉大学;2004年
3 叶国珍;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安卓;大学生学习权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黄文卿;美国地区性院校鉴定制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慧娟;关于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朱旭;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8 严伟萍;高等教育评估机构角色定位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汪林涛;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管理借鉴ISO9000标准若干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林知;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力力;林繁会;;教师合作共同体:促进高校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2 朱红;李雪凝;;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与学生发展的关联性——实证研究发现了什么[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3 吴桂翎;;不同类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过程比较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赵丹;;浅析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家;2011年16期
5 ;教育资讯[J];快乐阅读;2011年22期
6 ;2010年学校工作会议召开[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史建智;;用“心”开展辅导员工作[J];北京教育(德育);2011年04期
8 黄玉峰;;改革独立学院考试模式[J];教书育人;2011年18期
9 王心言;李志宏;;印度高等教育评估新方案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10期
10 初青艳;王健;;对培养我国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J];文学教育(上);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眭仿华;;自我效能与多元智能评价观整合下的学生发展——基于**学院大学二年级学生学情调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2 宋伟伟;;重视研究生学习中的自我评价[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杜育红;梁文艳;;教育投入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对西发项目影响力评价研究设计的反思[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洪守义;田保传;;民办高校对青年学生发展的影响[A];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3)[C];2003年
5 华彦春;;浅谈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A];“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6 姜洪臣;;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校课堂教学改革途径探索[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陈宏杰;;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刘琮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9 张心淼;孙丽娜;常静;;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若干思考[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10 胡冰新;张静;刘景夏;朱宁一;;谈谈工科学生学习基本功训练[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秋香;长安大学:离校见习岗为学生发展另辟蹊径[N];中国交通报;2010年
2 陈犁书 刘丹;上海大学“按兴趣”分寝室,引发质疑[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俞金波;着眼市场需求 关注学生发展[N];浙江日报;2006年
4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杜朝晖;以问题引导创新能力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徐平;如何用审计案例教学法教学(上)[N];财会信报;2006年
6 北京教育学院 季苹;研究学生的校长才能成为教育家[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常务副校长 黎冬;发展铸就经典 特色成就品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张国田;职业生涯不是“工资生涯”[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记者 尚陵彬;坚守做人原则 踏踏实实做事[N];宁夏日报;2010年
10 王笑梅;沈师多彩校园活动关注学生发展[N];辽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马超;20世纪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游敏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爽;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徐宝兴;人文讲座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徐宝兴;人文讲座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广珍;学习方式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毅;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丁建洋;构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模式[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慧;当前高校研究生课外专业学习调研[D];西南大学;2010年
9 张帅;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个人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舒;基于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学业成就性别差异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66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6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