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体验 + 体验式教育 ; 参考:《宿州学院学报》2014年11期
【摘要】:为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体验式教育是影响学生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最吻合、最贴近、最本质的一种学习和教育方式。它是在特定的预设情境中根据特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引导其参与实践,最终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逐步形成认识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体验式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三个独特优势:有利于知、情、意、行的统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体验式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应切实把握好认知体验、交流分享、自我省悟三个重要环节。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need to explore new educational methods. Experientia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learning and education that influences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t is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the educational goal and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pecific presupposition situation, and finally in the attitude, the emotion, A form of education in which awareness is gradually formed on values in order to achieve educational goals. The experiential education has three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unity of knowledge, emotion, intention and ac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the self-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application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e should grasp the three important links of cognitive experience, communication and sharing, and self-introspection.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2011sk711) 安徽师范大学青年基金培育项目“当代中国青年生活方式现状及建构模式研究”(2013xmpy03)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课题“青少年劳动观教育研究”(mxk03007) 安徽省教育厅“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路径研究)项目”(皖教秘[2014]42号)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6期
2 严奕峰;;体验学习圈:体验与学习发生的过程机制[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4期
3 李放滔;对体验教育的认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张桂玲;;工科高职院校学生应用文学习兴趣淡薄分析及对策探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徐子芳;王金香;王庆平;;增强教学亲和力,提高教学质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刘名;;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秦俊巧;;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张明晶;;80后青年语文教师的迷失与救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9 袁利;;浅谈素质教育下“和风细雨”式的德育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10 刘婉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开展大班教学后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2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王景勤;;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王玉生;;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的机制新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劲松;;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高迎爽;;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种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郑玉飞;;理想与热情的教育实践者——三位美国教育家与设计教学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明智;高校新资助政策及其实施的育人功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发军;农村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现状及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泓砚;辽宁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林晗;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孟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思考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苏君;论“体验”概念的发展史[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童莉;建构主义的学习迁移观及对数学教育的启示[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3 马丽娜;南纪稳;;探究体验式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4 姜学法;;谈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5期
5 鲍林;;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08年03期
6 张恩明;体验式教学在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书育人;2004年12期
7 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中)[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11期
8 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下)[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12期
9 孙俊三;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论教学过程审美模式的构建[J];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10 艾军;;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学课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肖微;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崔雪琦;音乐基础教育中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探索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军英;小学数学体验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存生;;体验式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思考[J];北方经贸;2012年12期
2 王聪;;浅探体验式教育在中职《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09期
3 张继安;;体验,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南京市翠屏山小学数学“体验式”课堂的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年03期
4 文延红;;体验式校本课程促发展[J];辽宁教育;2014年10期
5 ;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论坛的第一轮通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09期
6 汪东明;;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体验式道德学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3期
7 姜永兵;;在体验中感悟 在探究中建构——小学数学体验式探究教学的实践[J];小学时代(教师);2012年11期
8 刘先根;体验式报道要处理好四个问题[J];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9 王仲杰,卢晓华;浅论体验式教育的功能[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程肇基,廖萍蓉,陈发云;大学生体验式生涯辅导及其实施例举[J];青年探索;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方伟明;;探究式学习时代的体验式朗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戴剑;;体验式生态德性课业建构与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初探[A];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C];2006年
3 牛磊;陈栋;康健;;以“创先争优”为契机的研究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居向阳;王峰;;“体验式”评价在高校体育发展性评价中的策略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1年
5 卢雅敏;;亲历科学 探究生活——体验式科学探索活动设计初探[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6 王斌;;后援建时期社区干部的体验式心理落差干预探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吴贵凤;;开展体验式拓展培训项目的实践与总结[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8 姜冬青;;博物馆体验探究式教育项目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童庆春;黄平;;体验式安全教育培训在维修保产中的实践和运用[A];2013’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与健康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 阳;“体验式旅游”悄然升温[N];河北日报;2002年
2 CUBN记者 唐媛媛;体验式潜水:绿色休闲的商业蓝海[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3 陈国欢 陆建;博物馆陈列艺术体验式手法的运用[N];中国文物报;2009年
4 杨朝清;“体验式教育”有助于催生文明交通[N];人民法院报;2014年
5 许璀;多点耐心营造“体验式阅读”氛围[N];新华书目报;2014年
6 ;“亮瞎眼”的体验式执法引争议[N];广州日报;2014年
7 凌华;体验式购物:开启市场第三通道?[N];中国纺织报;2014年
8 杨晶 王玉琴;浅谈体验式新闻在采访中的应用[N];中华新闻报;2007年
9 通讯员 叶贵章;百花中学体验式教育让学生明理崇德[N];孝感日报;2008年
10 许宏峰;家长学生热捧体验式夏令营[N];无锡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鑫;体验式广告分析与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2 黄衍;体验式教育的原理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3 乐晓蓉;高校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思思;体验式教育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孙倩倩;数字媒体技术条件下的体验式展示设计[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4年
6 胡琨;体验式就业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杜彦;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展示设计为例谈体验式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畅;历史文化资源的体验式环境营造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朱文清;体验式视频案例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效果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0 丁宁;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948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9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