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社会化学习的启示
本文选题:社会化学习 + 小规模 ; 参考:《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3期
【摘要】:正社会化学习有三大特色,一是跟人与人间的互动有关,但没有具体的老师;二是能随时随地进行;三是与工作结合度高,它模糊了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界线,比较近似非正式学习,即学即用,针对工作或生活中的问题,寻求立即的解答。
[Abstract]:Positive socialized learning has three major characteristics. First, i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human interaction, but there are no specific teachers; second, it can be carried out anytime and anywhere; and third, it has a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with work, which obscures the boundary between work and learning. More similar to informal learning, that is, learning is used, seeking immediate solutions to work or life problems.
【分类号】:G6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惠铭生;;教会孩子心存警惕心[J];基础教育;2005年12期
2 朱勇;;“温热有隙效应”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7年08期
3 佟彤;;风乍起[J];涉世之初;2007年09期
4 任炽越;;失而复得之喜[J];社会福利;2011年06期
5 刘伟红;;“公地悲剧”理论模型视野中的小规模攻击性突发事件[J];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04期
6 李莉;;学习友好相处[J];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2010年07期
7 ;网聊中让人抓狂的对白排行榜[J];甘肃教育;2011年13期
8 石莹;;城市小规模民办幼儿园的现状及对策——以保定市南市区J园为例[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大卫;;可以取暖的词(节选)[J];小作家选刊(小学版);2011年09期
10 余少镭;;胡说[J];黄金时代;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豫秦;;从“两条主线论”考察中国文明进程[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2 王志军;杜树旺;;小规模冷房袋栽白色金针菇技术[A];第二届全国食用菌中青年专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景宽;;正确处理和谐社会与人口生产的关系[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东英;;物联网离我们有多远?[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高湘泽;;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何以可能和可知?——让-保罗·萨特的有关思想略论[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腊梅;;浅论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桃;;手术室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技巧[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8 朱萍;;呵护一颗颗舒展的心——班主任要善于做“心”的工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9 闫新梅;;地震无情 大爱无疆[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10 王武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Knovia Group上海嘉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谨忠;社会化学习:企业学习的新趋势[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王太广;不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朱雅萍;人与人[N];常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魏豪成;创省文明城市 拉近人与人“距离”[N];南充日报;2010年
5 王忠一;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N];韶关日报;2009年
6 阮奇 胡睿芳;让人与人更好地交流[N];浙江日报;2000年
7 袁晴;心理幼稚宜心理教育[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8 陈力丹;人与人的相遇[N];中国邮政报;2003年
9 王连亿;人与人的和谐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N];抚顺日报;2006年
10 赵贵强;莫忘和谐社会之核心[N];本溪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龙;传统“和”文化与和谐社会[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崔德华;爱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琰;霍耐特“承认理论”探究[D];华侨大学;2011年
4 张武举;刑法的伦理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王圣礼;论环境法律主体与客体[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刘国清;从断裂到弥合:泰德·休斯诗歌的生态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成殷姬;人际关系中的“和”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萧萍;折光的汇合:暧昧与胁迫性生存[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9 王成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基础的规范性探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侯志水;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洁;东大街商业空间特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刘蔓靓;北京旧城传统居住街区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3 金玉玲;文学天平上的道德砝码[D];新疆大学;2006年
4 唐小浙;基于.NET的网络互动教育平台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桑毅;马克思人的社会关系本质的新解码[D];广东商学院;2011年
6 赵丽梅;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张立民;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可持续发展观[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肖群;费尔巴哈与老庄思想的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9 吴汉城;试论马克思的人与社会关系及其现实意义[D];内蒙古大学;2009年
10 梁琳琳;另一个自己[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902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02014.html